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67|回复: 7

专家经济入门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8 0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于在现在的战报中或是各位大大们的早期游戏中,SE都变得越来越流行,而这又是新手们所不太容易掌握的,我计划翻译CFC上的这篇文章:A Beginner's Guide to the Specialist Economy (SE) ,给论坛里的新手们以及自己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链接如下:http://forums.civfanatics.com/showthread.php?t=197818

Fin

专家经济的定义:
在城市里,靠经济圈内的1-2个农场或是高粮食资源供养科学家,并主要依赖科学家所提供的瓶子支撑本国科研,那就是专家经济。由于这种手段比起村舍经济,能更快的得到大科学家,也可以通过用大科学家点亮科技作为另一种科研的手段。
(本人补充:从它的这个定义来看,这里的SE指的是全国性的SE,而不是仅仅针对一个城。按本文观点,它与CE最大的区别,就是本国的瓶子主要靠科学家还是村舍的金币转化成的瓶子提供)

优点:
1.在杀人与征兵以后,能够迅速的恢复人口,从而使科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一定程度上不怕敌军的掠夺与破坏,因为战后重建一个农场要比重建一个村庄并等待它发展为城镇简单也迅速得多
3.你的科研比例将不会对你的科研进度造成太大的影响,从而使你的财政计划能更有弹性。你可以让更多的金币存入国库留作部队升级之用,也可以投资到文艺事业,让你的人民更快乐,而不用担心低科研比例造成研究缓慢。
(本人补充:我个人的理解是由于金币收入的减少,你对比例的调整就能做到更为细化,CE由于金币收入多,10%常常是粗调。同时,在投资文艺事业换快乐时,SE是非常合算的,它用少得多的金币,达到了同样的笑脸效果)
4.在高难度下会显得更为实用(Emperor或以上)

缺点:
1.同村舍经济相比,需要更多的微操
2.养专家需要农场或是高粮食资源,换句话说,如果缺少食物资源又没有水源可供修建农田,养专家是不太可能的,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你早期城市的选址。有了公务员制度后,这个情况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
(本人补充:可以考虑在这座城市发展CE,没必要拘泥于纯SE,混合型经济由于其适应性强,往往威力会更大)
3.只有城市里具备某些特定建筑,才能开始养专家,而且数量有限
4.等级制度能消灭上一个条件的限制,但这一方面会导致你不得不放弃早期非常实用的奴隶制,另一方面当别的AI开始采用人身自由时,会对你的居民的快乐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本的提示和建议:
1.在新建立的城市中,优先开发食物资源和建设农场
2.新建立的城市一般只需要粮仓和图书馆,可能还需要法院。其它的所有建筑都是次要的。(工业城除外,他们与CE下的工业城是类似的)
3.在你已经拥有字母后,你就可以把科研比例调到0%,并通过交换的手段获得所有你所需要的科技。这样做你就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现金,并把它们移作其他用途,例如军队的升级或是征战所带来的巨额维护费。当然,在研究某些关键科技,如文献,或是造纸=》教育=》自由主义一线时,把科研比例调高,保持最小的正现金流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的。(如果没有大科学家能为你点亮这些科技的话)
4.作为一种选择,如果你把科研比例从100%降到0%,只导致你的科研进度缓慢了2至3回合,那么,把科研比例降下来是明智的。否则,你可能需要供养更多的科学家
5.哲学,造纸,教育是自由主义的先决条件,同时它们也可以被大科学家点亮,考虑为这些科技保留几个大科学家。

游戏之前的考虑:

1.领袖的特性:思辨属性通常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让城中的伟人点翻倍,同时大学的造价也更便宜了)。在低难度下,勤奋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可惜的是,在文明的各位领袖中,二者不能得兼。至于第二个特性,虔诚对于需要频繁切换政体的文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开拓与魅力则分别提供了更多的健康和快乐,而创新能够更快的建造好图书馆,好斗的好处则在于专家经济能更好的支撑一场战争(参看上文“优点”的部分)

2.城市建造顺序:在这篇指南里,首都将主要承担生产金币支撑国库的任务(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官僚主义政体)。在专家经济的条件下,其他的城市都不应该生产更多的金币,除非你没有办法在这座城市里修建农场(这是很少见的,尤其是掌握了生物学以后)。我(原文作者,下同)认为最好把第二座城市建设成工业城,并且不建造自己的超级科学城(同时也将是一座伟人城)直到这至少是自己的第三座城。然而在高难度下,建造学院或者是让自己的大科学家定居通常都是不合算的,由于电脑的科研大大加快了,你需要用你的每一个科学家为你点亮那些所需的科技。因此超级科学城在高难度下也许并不可行,不过关于那方面的讨论并不适合出现在这篇入门指南中,更高级的指引里将有所涉及。

在中期的游戏中,你也许会另外再需要至少一座的工业城,甚至是更多,假如你有需要。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所有的城市都需要用来支撑你的科研。专家经济只是一种在那些应该承担这个任务的城市中获取科研点数的方法,而文明4则是一个讲究平衡与策略的游戏,因此商业与工业应该同等重视。这并不是对专家经济的限制,但你必须在心中牢记千万不要为了科研而牺牲了你的军队。

接下来的指引将按照时代顺序给出,它们将是你尝试运行专家经济的初步基础。当然,任何的指引都是可以商榷的,在你决定依照下述的指引进行游戏后,你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修改,只有你能给自己下决定,也只有你才知道怎样才更适合自己的风格。

我用以下的法则来决定应该让多少的大科学家移居城中,而不是让他们去直接去点亮某个科技
(以futurehermit的这篇分析为基础,链接如下:http://forums.civfanatics.com/showthread.php?t=177506
(本人注:这是原作者所引用的一篇文章,我看了一下,翻译的价值不大,有兴趣的可以点上面的链接看一下)
进入古典时代时,由于你正忙于建造图书馆或是建设你的伟人城市,你应该还没有任何定居的大科学家。你的第一个空闲的大科学家将用于建造学院,然后每个时代都让一名大科学家定居到你的超级科学城、工业时代除外,因为科学方法这个科技将使得你的大图书馆失效,从而失去了两个免费的科学家,因此你还需要另外多让一名大科学家移居入你的城市。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持住一定的科研水平,基本上做到平均大约5回合研究好一个科技。这可能需要你定居更多的大科学家,或是拥有更多的城市,并让它们养起两个甚至是更多的专家。

有些人反对让任何的大科学家定居或是建造学院,他们更偏向于仅仅使用大科学家来点亮某个科技。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在于:尽管定居或建造学院在长时间内,能够提供更多的科研产值,点亮科技能使你的某些关键科技出得更快一些。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在更高级的文章中加以涉及,不过我还是在这里把这个问题写了出来,让新手们知道这里存在着争论。建议用大科学家点亮科技的人们承认他们的专家经济在进入启蒙时代后期或是工业时代前期以后,将不得不陷入困境。(大约就是民主制和科学方法被研究出来的时候,它们的出现削弱了专家经济的优势)然而我这篇指南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持久性的专家经济的战略,以使得它甚至能支撑住你的整盘游戏。不过我必须作出说明,提出建议的人要比我有经验得多,所以,请至少意识到争议的存在。而且,在高难度下,用大科学家点亮科技可能是唯一的保持科技不落后太多的方法,但,又一次,这不是我这篇入门指南里所应该考虑的内容。

古典时代:

重要科技:石工术,书写,字母,文献(多神教,冥想?)
重要建筑:图书馆(修道院?)
理想科研城市数量:3(包括超级科学城)
每个城市科学家数量:2
超级科学城应有:大图书馆
重要奇迹:大图书馆(金字塔,帕特农?)
重要政体:代议制

注意,大金字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选的,很多人认为与其花大量时间建造大金字塔,还不如扩张你的帝国。帕特农也是如此。我个人推荐建造它们,不过如果你缺乏花岗石和大理石,你确实需要思考再三。不过,大图书馆是非常重要而且通常来说是容易得到的,要是你能借助大金字塔转换成代议制,它的作用将更大。我在修道院处放了个问号因为假如你没有宗教,你是无法建造它们的。这个时代应该更注重扩张而不是科研。

中世纪时代:

重要科技:冥想,法律,公务员制度
重要建筑:图书馆,修道院
理想科研城市数量:6(包括超级科学城)
每个城市科学家数量:2+(图书馆允许2个,等级制度无限制)
超级科学城应有:大图书馆,学院,1个定居的大科学家
重要奇迹:学院
重要政体:代议制,等级制,官僚主义

注意,在等级制度是否能带来比奴隶制更多的好处,存在着争议。我之所以在重要政体处提到了等级制,是因为奴隶制是通用的,并不局限于专家经济,不过你还是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你自己的决定。保证你在即将要进入下一个时代前拥有至少6座图书馆。这个数字包括那些额外新增加的科研城市,从而为在启蒙时代建造牛津大学做准备。(它需要6所大学,而大学是需要图书馆的)

启蒙时代:

重要科技:教育,自由主义,天文学,银行学
重要建筑:大学,天文台
理想科研城市数量:4(包括超级科学城)
每个城市科学家数量:3+
超级科学城应有:大图书馆,学院,2个定居的大科学家,牛津大学
重要奇迹:牛津大学
重要政体:代议制,等级制,官僚主义,重商主义

注意,关于重商主义,同样是有争议的。与等级制类似的原因,我在这里提出警告。你需要6座大学来建造你的牛津大学,这意味着你需要利用你在中世纪新建造的城市。同样,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信赖的铜的供应源来加速下一个时代将出现的自由神像,你是时间思考夺取一个铜资源的问题了。

工业时代:

重要科技:民主,物理,生物
重要建筑:?
理想科研城市数量:6(包括超级科学城)
每个城市科学家数量:5+
超级科学城应有:大图书馆??,学院,4个定居的大科学家,牛津大学
重要奇迹:自由神像
重要政体:代议制,等级制,官僚主义,重商主义

注意,自由神像是非常有用的(除非你玩的是群岛图),因此保证你要能抢到它。由于你在这个时代将因为科学方法而失去大图书馆,它显得尤其重要。

现代:

重要科技:电脑(光纤?)
重要建筑:实验室
理想科研城市数量:8(包括超级科学城)
每个城市科学家数量:6+
超级科学城应有:学院,5个定居的大科学家,牛津大学
重要奇迹:(因特网?)
重要政体:代议制,等级制,官僚主义,重商主义

关于这个时代我并没有作太过深入的研究,因为在大多数的专家经济的游戏中,在这个时代已经获胜了。我会加以补充如果有人能提出更多的建议。

[ 本帖最后由 myclan 于 2008-2-29 15:25 编辑 ]
发表于 2008-2-28 1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对于SE,虔信比思辨更重要。它可以使你在杀人和堆专家之间游刃有余。
发表于 2008-2-28 13: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经济也就是2、3个城在出伟人。没有代议制的话,单凭科学家不如村庄。
发表于 2008-2-28 16: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其实可以把兵营(50H)也顺便杀出来...可以提高军事评估,而且不占维持费用...
发表于 2008-2-29 13: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喜欢SE,不过我通常会在第一座专家城先用等级制度先养商人出一个大商来点货币以及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来维持更多的城市,另外个人认为SE的城市布局也和普通有较大的不同,受于粮食,快乐和健康的限制,SE在中后期实际上每个城市利用的工作区域要比CE少出不少,因而可以承受较为密集的布局,而等级制度下的无限艺术家和本身对图书馆的需求使得SE城市的文化在早期强于非SE经济,所以在SE下完全可以在早期以相隔5到6格的距离来布城,而在经济好转后的中期(货币和文官也有可能是封建出现后)再在空档国境中补上新的城市,并且新城市可以利用现成的改造设施,而早期城市也可以前期获得较多的可利用土地和资源来实现快速成长,还有有些人认为SE对工人的需求要小于CE,个人认为这个是不对的,事实上农场和风车的建造时间要比村舍更长,只是不需要成长而已,而SE下更多的人口和城市也意味着更多的土地需要工人的改造。
发表于 2008-2-29 13: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E城市对于工业的需求:
个人认为SE城市需要保证一定的工业能力,在SE下一个绿色矿坑只会减少半个到1个专家(如果限制是粮食或健康是半个,如果是快乐则为1个),而很可能使你的城市更早的获得谷仓,戏院,图书馆+大学+天文台或是市场+杂货铺+银行,以及一定的战争能力。宗教领袖或许是个例外,因为可以通过快速的在等级和奴隶制度之间切换来弥补。
发表于 2008-2-29 13: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时代的开启:
对于SE而言黄金时代是真正的黄金时代,+100%伟人出生率,早期黄金时代的成本仅是1个伟人,而黄金时代可能使你获得更多的伟人和产能,还有收入,无限的政体转化,在马拉松下在非宗教领袖利用黄金时代后期来快速转化政体来加速基建是个不错的选择。
发表于 2008-2-29 13: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和人口带来的收入和支出:<br />城市和人口带来的的支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城市要维护费,而内政经费也和城市以及人口数有关,而收入则有,宗教与公司以及由重商和自由像带来的免费专家是按城市算得,而商路则和城市的人口以及通商距离等有关,还有被很多人忽视的免费单位数!密集布城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在后期吃亏,尤其是在3.13下公司有总公司可以盈利的前提下。1个不满的人口也可能是划算的,因为他有可能使的你每个通向该城的商路获得额外的收入以及一个免费单位

[ 本帖最后由 wyd1986 于 2008-2-29 13:5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GMT+8, 2024-6-4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