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1|回复: 4

[原创] 小议吉卜林之《基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21: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正是我现在做的课题,维多利亚时期及一二战前后的作家系列,这是第一位吉卜林,以后还有柯南道尔、奥威尔、狄更斯、赛珍珠之类的。这取决于我看书的速度,不定期更新吧。

近来阅读英国作家吉卜林的《基姆》【1】,其封面宣传语为“诺贝尔文学奖1907年获奖者吉卜林最出色的作品,体现‘东方主义’观念的经典文本,西方孤儿与西藏喇嘛寻找圣河的奥德赛”,可以说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但我认为,吉卜林的故事和思想不仅限于此。我将从《基姆》入手,以描述出一个我心目中真实的吉卜林。

鲁德亚德•吉卜林于1865年出生在印度孟买,是一个典型的英印人【2】——生于印度,童年在印度度过,接受英式教育,成年后到印度任职的白人。吉卜林以《基姆》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英国首位赢得此项荣誉的作家,并在死后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与其他两位伟大英国作家——狄更斯和哈代为邻。但是“他得到承认但又受到另眼相看;受到赞赏但从未被归入主流”【3】,正是同样一个人,不仅在英国还是在其成长生活过的印度等地都不乏批评指责之声,许多同时期的英国作家认为他虽然语言通俗优美,受到大众的追捧,但内容却粗俗肮脏,“具有某种残忍劲”【4】,也有人因为吉卜林大量描写英国属地的落后景象,指责其为殖民主义者、法西斯分子及“帝国主义吹鼓手”【5】。一般而言,对吉卜林的评价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出于文学艺术,称赞其文学功底深厚和写作手法高超精湛;另一种出于政治上正确与否,认为他许多印度题材的诗歌小说描述了白人奴役下的东方人民凄惨景象,批评他的残忍和帝国主义立场。

而《基姆》一书,正好成为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的矛盾结合体。主人公基姆是一名驻印爱尔兰士兵的孤儿,自幼流浪在拉合尔街头。一日遇到一名来自西藏来寻找佛祖圣河的喇嘛,基姆被喇嘛充满神秘与冒险色彩的生活所吸引,自愿做喇嘛的徒弟,与他同行。与其同时,基姆因其白人身份,被英国驻印情报人员吸收利用,接受训练和考验成为一名出色的间谍,并参与到了英俄大博弈中【6】。毋庸置疑,吉卜林在此书中以其“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7】写作技巧将一个流光溢彩具有浓郁印度特色的世界和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展现给读者。“没人能比鲁德亚德•吉卜林更好地展现英属印度的一切。”【8】其言不虚。

在赞扬吉卜林文学艺术上的高超造诣之外,我们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吉卜林在此书中也描述了一个被殖民者用英语和铁路统一起来的印度,各个种姓的人民均为大英帝国的利益效命,毕恭毕敬地侍奉基姆为“洋大人”【9】。就像在传统东方主义或东方学【10】的观点中,西方被描述成一个文明、勇敢、先进、礼貌的绅士或军人形象,而东方则是一个野蛮、懦弱、落后、愚昧的温顺女子。这种西方开化、征服东方的宿命论和使命观一再出现,更深刻地反映在基姆对自身归属的思考中:究竟是应该接受文明礼仪,作为一个“洋大人”来统治他人,还是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印度人、一个所谓的“无法无天的劣等人”【11】?

当我们细究书中人物时,却发现吉卜林塑造了两个形象,赋予了跟传统东方学截然不同的东西方拟人化角色:一个是基姆,聪明能干的少年,在印度土生土长,深谙本地风俗人情,但骨子里却仍是一位“洋大人”(这和吉卜林的出身一样);一个是喇嘛,虔诚智慧、饱经风霜的老者,来到印度寻找佛祖的圣河。我认为,吉卜林在两位主角的身份上融入了他本人对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思考,西方和东方不仅仅是非我即敌、文明或落后的二元对立。白人少年基姆对老者的尊敬并自愿追随,并在这两个传统对立的东西方世界进退自如,“好像在向殖民壁垒的权威挑战”【12】。吉卜林向我们展示了基姆对自己出生成长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年老喇嘛的敬爱之情,正也正是在殖民时代英印人对东方的真实感情写照。

然而,故事本身还沿着另外一条线进行着。基姆作为一个白人的身份被英国驻印部队发现,被吸收进英国在殖民地的情报系统中,为大英帝国在全世界的利益效力。基姆本人成长过程中的对自身归属的思考也由此展开,即作为高等的白人,还是所谓的“劣等人”?这个问题在书中具体而言,就是以白人的身份,进入西式学校接受教育,成为一个情报人员,从而作为维持帝国运作的无数齿轮中的一员,还是以一个普通的印度人,追随喇嘛,在绚丽多彩的东方世界中继续游历下去,直至找到那条能洗去罪恶的圣河,完成佛教教义中所称的“顿悟”或是“轮回”?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吉卜林本人对像自己一样的英印人归属和帝国在东方存在的思考。后殖民时代的白人们已经不能单纯地认为西方必须和必能开化征服东方了,此时的印度就像一个庞然大物压在他们头上,他们开始心虚和力不从心,却又不得不扛着。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传统让他们产生无形的压力, “让白人对自己所谓的‘文明使命’产生了犹疑和不安”【13】。吉卜林在《基姆》和其他作品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让基姆“和各种相互竞争的力量拼杀了一次,内心的冲突令他疲惫,最终白人身份是他不二的选择”【14】。吉卜林认为,让像自己和基姆这类英印人——本身是白人,又能了解庞大悠久的东方——接过帝国在东方的统治权,能让帝国的列车不断运行下去。

而印度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吉卜林曾借黑天【15】之口说到,火车和从海的那边来的其他东西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思考【16】。这种思考不同于吉卜林为此帝国统治而构建的美好设想。作为思考的结果,印度人民和历史最后讽刺地选择另外一条相反的道路。当1947年印度独立时,另外一群人接过了统治棒:不是了解东方的白人们,而是尼赫鲁、甘地等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印度人。吉卜林虽意识到了年轻的西方在面对古老东方时的无力和困惑,晚年的他看淡了帝国主义和殖民思想,希望最终通过努力,西方人最终能融入东方。但是“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他们永不交汇”【17】,身处那个殖民时代,他不愿意或是不能认识到外来的“洋大人”终究无法以一种高高在上地姿态而真正地融入东方。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吉卜林仍是一个殖民作家,一个“帝国主义吹鼓手”。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解答:文中反复出现,却又始终不见真面目的圣河是什么?印度教有一条圣河——恒河,可以洗去人的罪过,但不管藏传还是汉传佛教都从无圣河一说。喇嘛花费一生寻找神秘的圣河,和基姆一道经历漫长的山地跋涉,与俄国人斗智斗勇,最后竟在近在咫尺的歇脚处附近的小溪流寻得这条圣河。圣河是什么?我认为,圣河不是哪条具体的河流,而是一条人心里的河。喇嘛在远离家乡半辈子,回忆起自己在基姆帮助下游历大半个印度,回忆起在火车上、在篷车里、在平原上、在山谷里得到各种各样陌生人的帮助和善待,回忆起自己在壮年时和他人争斗受到重击突然顿悟。而再一次,喇嘛在俄国人的一次重击后,认识到自己追寻了大半辈子圣河以求洗去罪恶,这本身也是一种贪念、一种欲望、一种罪恶。

吉卜林不也是如此吗?他在《基姆》和其他作品中追求东西方融合,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一个不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出家人和在家人、婆罗门和贱民、“洋大人”和“劣等民”的人人平等的次大陆。然而,作为一名殖民作家,以一种外来者的角度描述这个不平等的印度,却希望能达到众人平等的目的,本身就是极为困难的。但吉卜林做到了,基姆和喇嘛在喇嘛第一次坐火车时得到众多不同职业、种姓和种族的人士帮助,在山地里遇险后被友善的山民们救助,在大路上和各路人马你来我往地交流。吉卜林笔下的印度远比现在作家笔下的印度要更神圣、更和谐——“只要没人看见就没有种姓之分”【18】,没有极端的教派冲突,没有悬殊的贫富差距,没有连“生命的终结……谋杀案也有阶级之分”【19】。是的,吉卜林是一个“帝国主义吹鼓手”,但他是一个天才、有良心的“帝国主义吹鼓手”。他所描述的印度景象,在今天仍在奋斗中,仍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之所向的流光溢彩的异国他乡。

  【1】Kim,国内常见的译名还有《吉姆》《金姆》等。
  【2】British-Indian或Anglo-Indian。
  【3】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 Edward W. Said)。
  【4】乔治•奥威尔,《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Orwell),1942。
  【5】“吉卜林是帝国主义最杰出的代言人。他用鼓和号号召英国通过统治所有的‘没有法则的低等种族’来‘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6】The Great Game,19世纪末英俄两国为中亚、中东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利益争夺展开的一系列外交、情报和军事斗争。
  【7】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对吉卜林颁奖的理由。
  【8】“Nobody can teach you British India better than Rudyard Kipling”,萨尔曼•拉什迪,《想象中的家园:散文与批判》(Imaginary Homelands: Essays and Criticism, Salman Rushdie),1990。
  【9】Sahib,旧时印度人对欧洲人的尊称。
  【10】Orientalism,是西方表述东方的理论和实践,其中表现出唯西方主义和以及对东方文明的无知和误解。
  【11】“Lesser breeds without Law”,吉卜林,《退场赞美诗》(Recessional, Kipling),1897。
  【12】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 Edward W. Said)。
  【13】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
  【14】同上。
  【15】Krsna,又译为克利什那,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
  【16】吉卜林,《建桥者》(The Bridge-Builder, Kipling)。
  【17】“Oh, East is East, West is West,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吉卜林,《东西方歌谣》(The Ballad of East and West, Kipling),1924。
  【18】“Where there is no eye there is no caste”,吉卜林,《基姆》(Kim, Kipling),1901。
  【19】维卡斯•斯瓦鲁普,《六个嫌疑人》(Six Suspects, Vikas Swarup)。

[ 本帖最后由 holyyang 于 2011-11-13 22:4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PS:

本文由于导师要求,篇幅限制为3000字左右,我写好后花了还一周左右删减。可能有些讲不清的地方尽量在这里提一下吧,导师的话就祈祷他能看明白吧……

在印度文化中,从一个人名字就能看出他的宗教信仰、种族出身。像Kim这种,一般翻译成基姆,一个典型的印度教徒名字。翻译成吉姆的话,就是是一个英国人。这也是吉卜林本身使用这个名字蕴含的双关含义。当然,现在朝鲜那位的名字也叫kim……

帝国主义一词本身在东西方含义不尽相同,很多指责别人帝国主义者的人恐怕连帝国主义是什么都不清楚。

考虑到这些作家所处的年代,我所讲的印度一词一般指当时的英属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锡金、太平洋上的几个岛,有时也包括缅甸。

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影响,这类殖民作家的书一直被国内忽视,我现在看到的国内基本上只有作为儿童读物的丛林之书和几个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的基姆,其他吉卜林的其他作品一概没有……学者文美惠貌似翻译了吉卜林的大多数作品,但是估计是内部传阅,我是看不到的……

墨菲师从费正清,又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学家,本身观点就有偏颇之处,不建议他的亚洲史。

东方主义是个很大的课题,萨义德的东方学由于本身语言和翻译问题,苦涩难懂,但里面专门有一节讲吉卜林和基姆。萨达尔的一小本东方主义比较通俗,可以一读。

手头上有一本Kim是艾略特写的介绍,后者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引用到的拉什迪也是一位诺奖得主,由于作品比吉卜林的更有争议性,现在被伊朗全球追杀……奥威尔的大名不用提了。最后一位斯瓦鲁普是一位印度外交官员,作品Q & A改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过前几年的奥斯卡奖。

先写这么多,更多相关我准备在下一篇写:关于丛林之书及其续集,还有一些短篇小说集。

参考书目:
Kim, Rudyard Kipling (《基姆》,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6
Something of Myself, Rudyard Kipling (《谈谈我自己》,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George Orwell (《政治与英文》,乔治•奥威尔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基姆》,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 (Kim, Rudyard Kipling),黄若容 周恒 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吉姆和喇嘛》,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 (Kim, Rudyard Kipling),耿晓谕 张伟红 译,上海文艺出版,2011
《丛林故事》,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 (The Jungle Books, Rudyard Kipling),文美惠 任吉生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吉卜林短篇小说选》,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文美惠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李秀清 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英国文学中的印度》,伊锡南 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
《政治与文学》,乔治•奥威尔 著,李存捧 译,译林出版社,2011
《印度文明》,刘建 朱明忠 葛维钧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亚洲史》(第四版),罗兹•墨菲 著(A History of Asia, Murphey Rhoads),黄磷 译,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2004
《窥视印度》,妹尾河童 著,姜淑玲 译,三联书店,2004
《东方学》,爱德华•沃•萨义德 著(Orientalism, Edward W. Said),王宇根 译,三联书店,1999
《文化与帝国主义》,爱德华•沃•萨义德 著(Culture and Imperialism, Edward W. Said),李琨 译,三联书店,2003
《东方主义》,齐亚乌丁•萨达尔 著 (Orientalism, Ziauddin Sarder),马雪峰 苏敏 译,吉林出版社,2005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维卡斯•斯瓦鲁普 著(Q & A, Vikas Swarup),楼焉 寄北 译,作家出版社,2009
《六个嫌疑人》,维卡斯•斯瓦鲁普 著(Six Suspects, Vikas Swarup),李仪芳 译,作家出版社,2009

[ 本帖最后由 holyyang 于 2011-10-10 22: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2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把写的评论发到网上,大家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2: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olyyang 的帖子

洋洋引得书一本都没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00: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上+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GMT+8, 2024-4-26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