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thwsl

[原创] 关于人口,人口质量问题的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15: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的帖子

+1
大城没有规划地涨人口是拖慢小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5: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的帖子

很多人對爆鋪的看法已經到說 反正1xx回合的時候 我的人口多少多少就好了 這樣剛好效率最大

那我的意思是如果加上獎勵資源 和 地塊限制---你根本算不出來 因為太複雜了 出非你想出論文 而且這理論一改版就沒用了

但是你說不管他好不好呢?

當然可以啊 你這結論最後只適用於 貧苦而廣大的土地 --你不介意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sierentear 于 2013-1-7 15: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6: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的帖子

小城没有规划地涨人口也是拖慢核心城市成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的帖子

不是也,是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7: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ontknow 于 2013-1-6 22:42 发表
长文不看

不明觉厉

好吧,我只想知道结论? 到底几个城市最佳? 到底多少人口最佳? 到底.....?


加壹零零捌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7: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的帖子

所以某个人口怎么涨,什么时候涨,长在哪里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能根据游戏当时的情况作出判断,没有办法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回家看到这么多回复,各种感动啊
昨天觉得有些回复问的莫名其妙,感觉是没有看原文,所以发了点牢骚,今天反思了一下,自己显然犯了中学老师的毛病。自己说的话没人听就觉得是别人的错,其实很可能是自己讲的不够清楚,不够生动。所以还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感谢大家的回复,有些议题非常中肯,比如粮食加成建筑,确实被忽略掉了。稍后小弟整理下思路再补上。
现在对一些主要的疑问做下简单的回复。口水战就口水战吧,咱们就事论事,开诚布公的讨论,不搞针对,不以言废人。咱可以质疑对方的观点,但不要质疑对方的人品,就算质疑对方的人品,也不要搞人身攻击。如果能说服对方当然最好,说服不了就暂时搁置争议,待时间评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kiso 于 2013-1-6 20:24 发表
標準圖土地不夠用,一換到Large圖.
常常周邊的土地開自主政策狂生移民都塞不滿,AI也一樣

感覺標準圖、Large圖、巨大圖 城市發展策略完全不同
AI的強度跟發展力道也常常一差就差很多


小弟认为人口政策是通用的,Large图更应该注重横向的发展,单城人口的上限由城市所占地块的地貌决定,图的大小应该影响不大。

当然,小弟大图打的少,只是纸上谈兵,倒是对大图很感兴趣,有时间打一下,再来做更深入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确实南半球,酷暑难耐。不过好在要回家过年了,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小弟的理论并没有严格限定数字,“大城”与“小城”也只是相对概念。中心思想是:地貌和专家槽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就业岗位”,专家槽可以认为设计,所以最终决定的还是地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基建投入,每个城市根据情况选择最集中的“就业方向”,普及相关基建,实施城市专业化。

至于是几城原理,严格来讲各个城市的最大人口是不同的,随着专家槽的增多,人口也会相应增加。总之“就业岗位”决定人口上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19: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wsl 于 2013-1-7 19:12 发表
确实南半球,酷暑难耐。不过好在要回家过年了,幸福

如此良贴真应该评二级精华!恳请T大罗列一个对种田新人来说简单易懂的条条框框。。比如分城人口控制到多少比较合算之类的。。
表示身为目不识丁的大农,实在是对消化吸收如此精华产生一定理解困难。。
求指教求总结求~(最好再求个教学战报,匿~)

[ 本帖最后由 cgmp2008 于 2013-1-7 19: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8楼:

”举简单的例子 以科技胜利为例
运营8座城 某时间点我可以养成 A 20 15 15 10 7 7 4 2 总人口80     
                            也可以调整为 B 12 12 12 12 12 12 12 总人口84 “

就算是放飞船,个人也不认为第一种模式更好,如果你只在四个大城普及科研建筑,就专家槽方面就和第二模式差了一大截。爆伟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城多轮循环爆,一种是小城群一轮爆。以5代的伟人机制的话,小弟觉得第二种爆伟人方式更好。

虽然第二模式在建筑成本上要更高,但如果运用好城市专业化和各城市之间的产能协调的话,总体 产出第二模式会远高于第一模式,这一点是很容易弥补的。如果有大块丛林的话,第二模式会出几个科研经济城(注意,小城模式所有城市都是科研城,科技建筑是必建建筑,而有丛林的地方可以做科研经济城 ),这样 会比较不平衡,需要 来补,但后期的 优势会更大。所以不管是 产出还是大科产出,第二种模式都更好,只是在造组件阶段肯能会略亏,这取决于第二模式有几个纯工业城。

[ 本帖最后由 thwsl 于 2013-1-7 20: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0: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的帖子

胜利速度没太大意义。

小弟推荐你看那篇战报主要是看重那个思路,至于结果,小弟根本就不在乎。白流其实也没有全力在走科技胜利,倒像是想展现“爆铺爆人口”的极限。作者本身对胜利回合比较淡然,但很多读者却太关注于那个’204回合‘,也许是这个数字太晃眼,晃得很多人都只注意数字,而不会去倾听作者的心。

也许觉得咱这里说的比较玄,但作为一个自认为写战报和读战报都比较认真的人,小弟觉得每篇优秀战报都有它的灵魂,读的时候仿佛和作者促膝长谈,陶醉其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是一种享受。

好了,说了一大堆废话,总之后面那几L,关于怎么怎么样会更快胜利,谁会更快胜利的话题小弟实在没啥兴趣,就不回复了。

至于“科技胜利一直是传统的天下”的说法,小弟个人持保留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21: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的帖子

科研上确实第二种看起来更好,但是T大自己也说了,造组件会略亏~  其实找个真不是略亏的问题~
举例:在极限飞船胜利中,其实有一个关键指标是阿波罗计划完成时间,不考虑外部因素,12人口城和20人口城在工业上到底会差多少呢?12人口的话造阿波罗至少得10回合把?而20人口城6回合就可以完成,当然都可以胜利,但如果加上迅速胜利,4回合的拖延就已经不是可以容忍的了。放飞船永远都不是看总体工业产出的事情,而是关乎于工业集中度的一个问题~
至于伟人,后期哈勃的存在就是为高工业高人口城量身定做,回到例子,20人口城市大工秒哈勃得到锤子是300+30*20=900 自己则只需要敲350锤,而12人口城就算有大工助力要在10回合内敲完哈勃也是很难的。
另外,不得不考虑一点的是,小城市普及有专家建筑的速度,比如计划200回合胜利,100回合完成大学,小城市完全没办法在120回合造出大学,80回合的大科点数累计时间伟人几乎没法出来吧?这样的话不如砸锅卖铁在主力城买出大学养专家,力求能够出两轮。
至于金钱,用在20人口城市买建筑的效果应该比12人口城市好吧?

其实说这么多,是因为之前我也想的和T大一样,认为自主的最大优势是多城平行发展,综合实力的强劲,这句话确实不错,但是如果特定到科技胜利的话,尤其是速度科技胜利,大城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很多次实践过后得出的结论了~(嘛那个坑着的玛雅的战报最后其实就是要说找个问题~不过,先坑着吧~

编辑完发现T大其实不想讨论胜利时间的问题,好吧白写了~

[ 本帖最后由 sweetrryy 于 2013-1-7 21:0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的帖子

金钱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城市专业化的大前提下, 在各个城市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这时就要靠 来做这个转化媒介。最有效的形式是 多的城市用多出来的 出兵抢钱反补少的城市。 少的城市会在 方面给给整个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小弟觉得I大提出的靠宗教和多城优势+适当压人口形成的宗教力场配合信条来出 是非常靠谱的。宗教力场是一种无形的产出,尤其是早期强势的宗教力场,其收益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某些观点上支持I大的秘术爆铺。

大城+卫星城结构其实和小弟的人口构想并不冲突。地貌决定人口上限,有些地貌非常好的选址,“出水口”会非常强劲,能够为比较多的人口提供优秀的“工作岗位”,完全有条件成为“比较大的城”。而周围地形比较单一的地方可以作为专业卫星城,注意铺城节奏,和大城的人口成长高峰期错开,农田共享。开传统就可以这么做,如果有4块“出水口”较大的城市选址,啪啪啪拍出去,后面再酌情建专业小城就是了。所以小弟的这篇文章只是一个人口政策问题,并不涉及自主流,传统流的问题。打开一张图,地貌,地缘和胜利目的决定策略,政策只是为策略的执行服务。

“什么指标决定一个分城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分城?即做到了快乐->科研的最大转化”
不知道无心的用意,随便瞎猜猜:

快乐科研最大转化模式分两种情况:

1.如果开了专家+2瓶子政策,但没有开贸易站+1科研政策,应该是用最少的农民养活最多的科学家。
2.如果两个都没开,或者开了贸易站+1科研政策,应该是全民丛林贸易站。

当然,丛林可遇而不可求,一般来讲是用最少的农民养活最多的科学家。

以上信手胡写,望S大轻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的帖子

好吧,看来俺这个“略亏”说的太轻松了,为了造组件确实得至少有个人口多的城。但有一个专门阿波罗哈勃,加几个小工业城配合组件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至于普及专家建筑的速度,看个人微操和对城市成长timing的控制了,这个很难说出个定论来。大城肯定是快些,就看快多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7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瞬间从中学老师自我检讨成小学老师了,T大好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的帖子

加入时间因素的话,要量化比较有点难,小弟能力有限,还望N大海涵。

城市专业化+城市间产能互补可以最小化这个时间成本。反而是城市在涨到一定规模后,继续涨人口时的库存损失更大。所以即使从时间这个轴线来分析,也很难得出结论。你说一个优点,我说一个缺点,但究竟是优点大还是缺点大,不同情况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小弟认为还是要用一个通用的模型涵盖,再量化分析比较合理。小弟对N大“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论很感兴趣,也一直在关注N大的那篇帖子,受益匪浅,醍醐灌顶。这里也代表所有CC众恳请N大抓空把那坑填了,N大老这样吊大家胃口,太不人道啦。

[ 本帖最后由 thwsl 于 2013-1-9 20: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ywlm 于 2013-1-6 23:32 发表
思想和实际应用是两回事情,你知道有这个思想,才会在具体游戏中去摸索每局的最佳战法。虽然实际应用起来往往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量化比较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从前凭感觉做判断的层次了


感谢+感动,理解万岁。
只是觉得那种“某某战术有5个优点,4个缺点,优势大于劣势,所以某某战术很强大”和“以战报结果论,拍脸拍的多就是真理”的逻辑不太严谨。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虽然目前看起来比较失败,但咱会继续努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的帖子

你说你读了原文,然后写了一大段话吐槽,最终结论和小弟原文的第三个分论点一摸一样。

俺有点搞不懂你到底是在喷俺还是在挺俺。老大,你这是要闹哪出啊?

至于你说的资源,小弟就不吐槽了,加上资源的同城人口竞争问题,大城流更没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GMT+8, 2024-4-20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