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65|回复: 18

[原创] 本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16: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章 转水
  人民战争的本质,就是控制人民,包括控制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正邪标准,以获得人民对自身战争集团的支持和帮助,是一种控制理论,属于心理战范畴。当然啦,对人民的争夺,控制本身只是一种定义~~~~总的来看,人民支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长出来的,而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争取本国人民、敌国人民,以及其他国家人民支持。在这其中,舆论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妖魔化对手和天使化自己是最常用的手段。需要指出,所谓物质决定意识,这种舆论战不是没有物质需求的,他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因此摧毁这种物质基础,也是常用手段,比如美国轰炸南联盟的电视台。人民战争理论发源于中国,还记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所谓“道”,就是一种对自身意识形态的认同。可见中国很早就重视确立“思想标准”,儒家的仁义道德就是人民战争在历史上的表现,“中央之国”使得在对抗蛮族上,即使是封建专制体制下,也有一定的人民性。比如抗金,抗清。今天的所谓“人权”,西方价值观就是一种“思想标准”,这种“标准”,对人民战争有着纲领作用。人民战争理论对世界各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在具体到某一国,某一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将这种普遍真理与当时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绩~~~~当然以弱胜强本身不是人民战争的本质特点。人民战争,弱国可以用,强国也可以用。强国在运用时有物质基础、舆论的优势,尤其是强国思想标准往往是世界标准,这是很大的优势。但弱国也不是没有机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人民战争理论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手段日渐成熟,不仅出现了“人权高于主权”“公投立国”等新的“旧理论”,而且军事硬打击对方的宣传工具,思想渗透的软杀伤手段多样化,领域也从传统的“战时”扩展到所有的时段,从军事、、政治、文化扩展到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中国面临人民战争的严峻挑战。需要指出,发明一件东西,并不意味着在这件事上永远领先,比如中国的火药。所以,中国必须正确把握人民战争本质,与时俱进的发展人民战争理论,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圣教主aspman宝训,西元2008年
  “nnd,本MM又被转水了!”西元2009年3月某日夜,西子湖畔某著名银行办公室内,风华绝代的气质美女aspman愤愤地关闭了电脑,一边嘟囔道。
  aspman,自称本MM,崇拜者们一般尊称为圣教主或教主MM,纵横超大论坛数载,常有振聋发聩、惊世骇俗之至理名言。虽然个别嫉贤妒能之士对其略有微词,但广大信教群众绝对奉之为圣经,大家议论中常有人表达出数日不闻教主教诲便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时时愿自荐枕席以身报效教主之意。不过教主是何等神仙人物,见惯了大风大浪,自然宠辱不惊,且从不以恶言对人,只是经常强调一下自己不在身边的最帅的老公,更引来教众无尽的遐想与崇拜。
  但不知何时,圣教主MM喜欢上《文明》这个游戏,并且为了一些小小的问题纡尊降贵光临了塞爱维(CIV)文明联盟论坛,进而自成一派,在cc首创令众多好勇斗狠、绞尽心思过神级的傻小子们目瞪口呆的WB流打法,不论是砍二、乌龟、小黑还是太监,也不论是黄金棒子、蒙古骑兵还是罗马城管,教主只消曼转皓腕,轻扣玉指,AI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荡然无存!AI只落下“崇信上帝之存在,哀叹造化之弄人”的份了。
  不过或许是那些不解真风情的小子们只见过风花雪月卿卿我我的小资才女,未曾见识圣教主MM这等衣如雪轻裘(圣教主MM曾花费人民币1.5万元购得貂皮一件)、驾宝马香车(圣教主MM的坐骑乃是价值巨万元的真宝马车BMW)、运如椽巨笔、写铿锵文章,豪气干云、指点江山的极品MM;或许是某些如野人之流的大逆不道的大男子主义者不能相信天下间竟有如此奇女子,竟然妄想圣教主MM是风行于cc的伪娘大军之一;或许纯粹是庸庸碌碌的俗人们出于对教主MM的九斗之才的强烈的嫉妒,不懂教主发的不是帖子,是真的寂寞。总之只要教主的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WB流战报一出,立刻会在广大信教群众的交口赞叹中被一小撮人移到论坛中以藏污纳垢著名的水区,最后蒙尘的圣教主MM战报随着更小的一小撮人拔开下水道塞子而彻底消失……
  现实中的圣教主MM毕业于有小清华美名的浙大,其时年方三九(不是三十九,而是三乘九),是杭州某银行的中层,嫁给了一个大有前途的公务员,该公务员生得是燕颔虎颈,器宇轩昂,实为万里侯相也。圣教主MM的老公虽非重利轻离别的商人,但胸怀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维护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乃至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以及“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勇气,以民族和谐加笑脸为己任,毅然放下娇妻美眷,远效班仲升,近学孔繁森,只身远赴西域大漠,美其名曰支边,实乃寻一终南捷径耳(野人阴暗的嫉妒心理暴露无遗)。
  这样一来,圣教主MM只得独守空闺,寄深情于摄像头,抒相思于麦克风,泄爱欲于…………(删去若干字)。于是便有更多惊世之作现于cc,惹得一群教众不断在下面华丽的顶起,也搞得那一小撮不断转水转水再转水。
  终于,在自己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敲出的又一篇大作被移水之后,好脾气的圣教主MM终于拍键盘而起,决定不陪这些傻小子玩了。但教主毕竟是教主,这种事情如果摊到野人身上,说不定会破口大骂加以抓栏杆撕床单,但淑女如教主只是想出去散散心而已。
  脱下银行制服换上自己的名牌衫裙一个人乘坐电梯一边下楼一边从轿箱的不锈钢内壁里打量自己的倩影,教主MM又逐渐恢复了好心情,想起自己跟最帅的老公在电梯里的缠绵,想起三八节老公送的99朵玫瑰,电梯在底层停下时她已经完全忘却刚才的不快了。但走进似乎空无一人的地下车库,教主MM还是有些紧张的,她紧紧握着手中的防狼喷雾一边左顾右盼一边快速走向自己的红色宝马咪咪,虽然听说最近敲头的中奖机率不高但还是小心一些好,若是能中个头奖被敲得穿越了还好,可一旦被敲得香魂消散或者僵卧在床可就惨了。直到听到了车门锁上的卡嗒一声,教主MM才让自己柔软而有弹性的臀部(亵渎亵渎)充分依靠在同样柔软而有弹性的座椅上。三月的杭州仍是春寒料峭,教主是良家妇女,穿的当然不必十分冻人但也足够性感了,短裙、丝袜、露趾高跟皮鞋是都装备上了,可这时她竟然发现自己已经微微出汗了。
  自从老公远赴西域大漠,教主MM就一直住在娘家,奢侈地让自家百余平米的大宅就那么空着——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住房面积没啥了不起,须知浙江经济发达,加上杭州乃是全国首创土地拍卖制度的城市,房价之高跟北京上海可以一比,这百余平米大宅价值便有数百万之巨。驱车出了大楼,想想反正回家也就是上网,圣教主MM决定在街上随便兜兜风,教主MM为了保持体形也不需要吃晚饭,索性一个人看看杭州夜景。
  教主所在银行可以俯瞰西子湖,所以她平常阅尽西湖秀色,有些审美疲劳,当下便信马由缰向东而去,看着街边鳞次栉比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一闪而过,不知不觉间教主便来到了钱塘江边,以杭州著名的70码速度沿着下沙的沿江大道走到与20号大街交汇处,这里视野良好,清风徐来,水波不惊。教主MM将自己的咪咪靠在岸边上停车落锁,轻移莲步走下大堤。夜间的钱江波光粼粼,反射着岸边的灯光和天上的月光,一眼望不到尽头,实在是别有一番风味。教主欣赏着这无边的美景,听着如仙乐般的涛声,闻着略带咸味的江风,竟有点如痴如醉的感觉。
  不经意间,教主瞥到江面上似乎有一道细线越来越近,她忽然从迷醉状态清醒过来:不会吧,这春天本不应有大潮啊?定睛细看,以她20多年观潮的经验来判断,这不是大潮又是什么?教主急忙转身要离开,却发现无法挪步——她的鞋跟竟陷在石缝里了!等MM扔掉价值不菲的高跟鞋在乱石上踉踉跄跄刚跑了几步,滔天巨浪已经呼啸而来,MM的娇躯瞬间便被卷了进去,随着泡沫旋转着翻滚着,在丧失意识前,圣教主MM愤愤地想:“nnd,本MM又被转水了!”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1-12-24 22:1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缩水(一)

  最高指示: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淹死一个人。
  圣教主MM躺在床上,痴痴地盯着房顶上蒲草缝隙中投进来的一缕缕阳光,已经三天了,她仍然不肯相信这个事实:自己没有遭遇车库惊魂、没有把宝马车从高架路上开下去、没有超过70码、而且也根本没有步行过马路,只是因为寂寞想在春天欣赏个高潮居然就遭遇百年不遇的春季潮吹了!潮吹不要紧,但仅仅因为不信春哥就真的不能原地复活,这一吹竟然奔流不止把本MM直吹到了海宁盐官!吹到盐官也无妨,问题是时间空间都发生了位移,教主MM被吹到了一千多年以前!吹穿越了现在也算司空见惯,最可怕的是MM被吹得缩水成一个不足十岁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家徒四壁的萝莉!
  现在教主MM化身的兵家女张御儿被从水里救出来已经卧床三天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床啊,就是几摞土坯搭上几块木板就算床板了,木板上铺着干草就算床垫了,好在干草上还有一层草席,身轻体柔的张御儿就躺在这上面,茫然地盯着歪歪扭扭的房梁和更加歪歪扭扭的檩条,盯着蒲草缝隙中的天空,怀念着自家的价值数百万的大宅、欧式四柱大床以及跟最帅的老公悠哉悠哉的席梦思。
  张御儿如今很郁闷,都说投胎是人生最大的一门学问,自己后世虽不是生在钟鸣鼎食的王侯将相之家,怎么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离天堂最近的城市的官宦小姐啊,不仅每天跟副处长同床共枕,还曾经跟副总理同案共餐;可如今居然沦落到成为一个乱世里穷困的半奴隶身份的兵家女。
  要说这乱世,也够MM郁闷的,虽说也是个三国鼎立的时代,但不是MM自小学就烂熟于心的魏蜀吴的三国时代,而是她一知半解的几百年之后的陈、北齐、北周的三国时代,严格说是四国,还有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北周小弟后梁。
  不过圣教主MM饱学之女,这四国的来历她还是略知一二的:话说当年三国归晋之后政府很快腐败,加上长发长臂的司马炎惩于曹魏防禁宗室而导致名器易主,大封宗室诸王并将他们派到各地镇守,结果在他死后他那个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傻儿子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导致了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是东海王司马越,但其时天下糜烂已甚,晋室摇摇欲坠。而匈奴、羯人乘机而起,大举侵入中原,匈奴人先后俘获了洛阳的晋怀帝和长安的晋愍帝,西晋历五十一年而亡。
  但此时皇室诸王与世家大族中的不少人已迁至江南,他们于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被俘后拥立了名义上据说是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但实际上是司马觐的王妃夏侯氏跟某牛氏小吏的私生子,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琅邪王司马睿为晋王,改元建武。318年司马睿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太兴,史称东晋。由于司马睿在江南并无根基,东晋立国之初即建立了世家大族与皇族共治的所谓门阀政治体系,初期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但晋元帝不满大权旁落,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企图排斥王氏。导致王敦于永昌元年(322年)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取建康。王导出于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结果王敦攻入建康把持政权,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司马睿忧愤病逝,是为晋元帝。
  元帝之子明帝司马绍虽然短命,却是东晋唯一的英主,他的母亲荀氏出身微贱,据说是鲜卑人,王敦就骂之为“黄须鲜卑奴”,其儿时与其父关于日远日进的对话至今让人赞不绝口,司马绍继位后,一方面仍然用王导辅政以迷惑王敦,一方面积极扩充军力,拉拢在外诸将。太宁二年(324年)王敦病重,明帝乘机谋划发兵征讨王敦。王敦又一次先发制人进攻建康,但被早有防备的司马绍击退。王敦不久病死,其兄王含和嗣子王应随即被镇压。但次年雄图大略的司马绍便暴病而亡,年仅26岁。
  或许是因为杂交产生的缺陷,先后继位的司马绍的两个儿子更加短命,成帝司马衍即位时年仅4岁,外戚庾亮试图排挤共同执政的王导,振兴皇权。但庾亮滥杀大臣,又拟夺诸将兵权,激起苏峻、祖约叛乱,攻入建康。后陶侃、温峤起兵平乱,庾亮外放为刺史,王导再次执政,陶侃都督上游,东晋形成了分陕而治的格局。
  陶侃死后庾亮接镇武昌,都督陕西并谋图北伐,但被石虎先发制人打败。其后王导、庾亮先后病死,庾亮弟庾冰在朝执政,庾翼代镇武昌,又一次积极准备北伐。不料在咸康八年(342年)成帝病死,年仅21岁。庾氏兄弟为了自己的权势,以国有大敌当立长君为由议立司马衍同母弟琅琊王司马岳,是为康帝,但其344年即病亡,终年22岁。
  明帝连襟何充不顾自己两位舅子反对,以康帝司马岳遗诏立年仅2岁的太子司马聃即皇帝位,尊20岁的康帝皇后褚蒜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何充辅政。不久二庾先后病死,一代奸雄桓温成为荆州刺史,接掌陕西。
  永和二年(346年)何充卒,蔡谟与元帝少子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桓温自行兴兵伐蜀,翌年成汉李势降,到永和五年益州平定,恰好后赵主石虎死,宗室争权,桓温及褚蒜子之父褚裒趁机分路北伐,但褚裒才略不足,大败亏输,后惭愤而死。梁州刺史司马勋兵少势孤也只好退回。
  永和六年(350年),冉闵杀死石鉴称天王,北方大乱,各势力名义上纷纷归附。七年,桓温帅众北伐被制止,朝廷派殷浩北伐以抗衡桓温,结果连年失利,最终在永和九年因姚襄叛乱而彻底失败。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亲率步骑四万余人北伐关中,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道策应,凉州张氏也出兵呼应。四月,桓温率主力在蓝田战胜氐人苻健军五万人,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桓温进驻霸上企图坐待敌自溃,但苻健坚壁清野,派苻雄统帅精兵先袭破司马勋,再于六月集中兵力在白鹿原大败桓温。九月桓温粮尽退兵,又遭敌追击,损兵折将。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再次北伐,击败羌人姚襄,收复洛阳。升平元年(357年),苻生将苻眉、苻坚于三原击斩姚襄。六月,苻坚杀苻生自立。此时是东晋领土的第一个顶峰。
  其后数年,鲜卑慕容隽先占河北,再入河南,东晋派出与之对敌的谢尚、谢奕相继病死,与桓温同为皇家女婿、27岁即继褚裒之职的荀羡也壮年而亡。接替谢奕的谢万是个草包,北伐不战而溃,结果丧师失地。升平五年(361年)桓温进驻宛并派兵夺回许昌才稳住了战线,但桓温也借此增加了自己的影响,开始操纵朝政。
  这一年18岁的晋穆帝司马聃病亡,因其无子,只得由成帝长子,穆帝堂兄琅邪王司马丕继位,是为哀帝。兴宁元年(363年),桓温就任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正式当国,并于次年推行了著名的庚戌土断。而哀帝沉迷于长生药,兴宁二年因服药中毒不能听政,遂由褚太后再次临朝。此时慕容氏进围洛阳,正当桓温准备救援之时,哀帝司马丕于兴宁三年二月毒发身亡,无子,其同母弟司马奕继位。三月,前燕趁东晋朝廷无力北顾攻陷洛阳,扬武将军沈劲殉国。
  六月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周抚病亡,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起兵造反自称成都王。十一月帅众攻入剑阁,围益州刺史周楚(周抚子)于成都,桓温派江夏相朱序救援。太和元年(363年)五月,周楚与朱序内外夹击,擒斩司马勋,平定了蜀地。
  其后东晋与前秦、前燕互有胜负,直到太和四年四月,桓温率步骑五万再次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但在九月到达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后又一次逡巡不前,企图坐取全胜。不久军中绝粮,又闻前秦援兵将至,遂烧船弃甲,自陆道撤退,凿井而饮,行军七百余里,途中遭前燕骑兵伏击,损失三万余人,大败而归。
  桓温收集败兵驻扎在山阳并将北伐失利归罪于豫州刺史袁真,结果袁真为免被害据寿阳叛乱。十二月,桓温城广陵而居。五年二月,袁真病死,陈郡太守朱辅立其子袁瑾并求救于慕容暐。其后因慕容暐被苻坚攻伐,自顾不暇,桓温屡败袁瑾。十一月,苻坚大将王猛攻克前燕都城邺,俘获慕容暐,前燕之地尽归前秦。
  太和六年正月,苻坚遣将王鉴援袁瑾,将军桓伊迎击,大破之。桓温攻克寿阳斩袁瑾。四月,苻坚将苻雅伐仇池,仇池公杨纂投降。八月,前宁州刺史周仕孙(周抚弟子)接替其病死的堂兄为假节、监益梁二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十一月桓温率军从广陵回京,以司马奕阳痿,子嗣为其男宠与后妃所生为理由,将其废为东海王,立丞相、录尚书事司马昱为帝,改元咸安。又先后流放太宰武陵王晞及其三子、新蔡王晃,族诛殷、庾两家,杀死东海王奕二子及其母。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1-12-24 22:2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6: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缩水(二)

  简文帝司马昱是元帝幼子,年龄跟长兄明帝的儿子们差不多,虽然也算一代名士,才略却与明帝相差甚远,大概也跟成康二帝在伯仲之间,谢安更鄙视他,认为是惠帝之流,加上此时桓温已经完全把持了朝政,司马昱怕被废黜甚至杀害,日夜忧惧,皇帝位子没坐满一年便郁郁而终,时年五十三岁,临死立十岁的三子司马曜为太子,遗诏以桓温辅政,依诸葛亮、王导故事。
  翌年(373年)改元宁康,七月,一代权臣桓温病亡,由其忠于晋室的小弟桓冲接掌军权,谢安等奉皇帝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再次临朝摄政,当年冬前秦趁机侵占梁、益二州,虽然在宁康二年五月蜀地民众张育等起义抗秦,东晋出兵策应,也未能收复失地,东晋领土大幅缩水。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曜加元服,太后归政。桓冲进位车骑将军,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开始执掌政权。为笼络人心,获取士族大户支持,东晋取消田税,改为每人收取人头税三石,服役者免税。而前秦苻坚在这一年先后灭掉了前凉和代,虏获张天锡及拓跋涉翼犍。
  太元二年,谢安进位司徒,大概是因为蜀地失陷,桓温三弟都督荆梁宁益交广六州的桓豁郁郁而终,桓冲接替其管理上游,虽然加督了江州,但桓氏势力终于远离了中枢,东晋恢复了分陕而治的政治格局。而曾任桓豁司马的谢玄(谢安侄)成为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开始招募兵将建立北府兵。
  太元三年,前秦南侵,围攻襄阳,翌年二月陷城,俘获梁州刺史南中郎将朱序,并乘胜攻陷顺阳,四月又陷魏兴。淮河一带的秦军也没闲着,与五月攻陷盱眙,但随后被谢玄击败。此后南北双方进入胶着状态,谢安也将司徒让给了皇弟琅邪王司马道子。
  直到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兴倾国之兵大举南侵,号称百万,十月,苻坚弟苻融攻陷寿春,随后谢石(谢安弟)、谢玄等在淝水大败秦军,史称淝水之战。此战后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帝国骤然崩溃,被其收服的各势力纷纷起兵自立,北方又陷入了大混战,而获胜的东晋并未乘胜大举北伐,而是开酒禁、将人头税增至五石以及平衡内部势力,直到第二年八月才由谢安挂帅大举北伐,在长江和汉水上游收复了梁益二州,在黄河下游则收复了包括洛阳在内的黄河以南全部地区,前锋甚至渡河攻取了黎阳一带。此为东晋光复旧土的第二个顶峰。
  但在太元十年八月,因功高震主而被排挤的东晋太保,喜欢傲娇女子的一代妙人谢安病亡,东晋领土又开始缩水。同月,曾经不可一世的前秦皇帝苻坚被曾归服他的羌人姚苌杀死,姚苌国号亦为秦,史称后秦。太元十一年,拓跋涉翼犍之孙拓跋珪称王,开始了他扫荡北方的步伐,这就是后来的北魏。十三年,淝水之战的功臣谢玄、谢石相继病亡,此后终孝武之世,东晋再也无力北伐。
  太元十九年,后秦姚兴(姚苌子)灭前秦苻登,后燕慕容垂灭西燕慕容永。二十年,北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军。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酒色皇帝司马曜跟他不到三十岁的宠妃张贵人开玩笑,说是按岁数应该废她了,结果这位蛇蝎贵妃当晚就谋害了时年四十五岁的孝武帝。而作为唯一的皇弟、当权的司徒、会稽王司马道子也是个酒鬼,根本没有追查其兄的死因,就立刻把口不能言、不辨寒暑的太子司马德宗扶上皇位,自己做了太傅,摄政,从此东晋朝廷成为一个闹剧的舞台。
  翌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加元服,改元隆安,司马道子名义上归政。四月,兖州刺史王恭(哀帝后侄、孝武帝后兄)等以讨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为名义起兵,道子无计可施,只得杀死二人换得王恭罢兵。而在吴地响应王恭起兵的王廞因诛戮太甚无法罢手,遂以讨伐王恭为名,王恭派部下的北府兵大将刘牢之将其诛灭。隆安二年七月,兖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幼子)、南蛮校尉杨佺期等人得寸进尺,再次起兵造反,意图推翻司马道子,九月,虚岁十六的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联络刘牢之发动兵变,打败王恭,叛军崩溃,朝廷并未乘胜追击而是宣布大赦并承认其辖地,桓玄等退至寻阳结盟。十二月,拓跋珪在平城称帝,年号天兴。
  平叛之后的司马元显膨胀到了极点,手下也拍马逢迎,称其才略可与明帝相媲美,于是在隆安三年四月元显做了件奇葩的事——趁自己老爹喝醉夺了权,更奇葩的是做爹的酒醒之后居然无可奈何,此后偌大一个晋国的朝政居然落入了这么个未成年中二手中。元显为建立自己的武装,征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号为“乐属”,民不堪命,引发了孙恩之乱。十月,姚兴攻陷洛阳。十一月,孙恩攻陷会稽。十二月,桓玄袭取江陵,杀害了曾与其一起叛乱的荆州刺史殷仲堪、南蛮校尉杨佺期。此后两年,东晋政府军一直在与孙恩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孙恩军甚至一度攻至丹徒,素称富庶的三吴糜烂败坏,刘裕开始崭露头角。而桓玄则在中游站稳了脚跟。
  直到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在击败孙恩之后决定征讨桓玄,桓玄得到消息后先发制人,从江陵赶到寻阳,迅速挥军顺流而下,三月,元显先锋刘牢之再次阵前倒戈,桓玄入京,自封丞相、录尚书事,诛杀元显及其六子。其后刘牢之兵权被夺,忧惧自缢,孙恩兵败后也逃到海上投水自尽。桓玄着手清洗朝廷中的反对势力和北府旧将,十二月,又毒杀司马道子。翌年八月,桓玄自封相国、楚王,十二月,桓玄篡位,以晋帝为平固王,并将其迁至寻阳。
  元兴三年二月,刘裕、刘毅等率百余人在京口和广陵同时起兵,诛杀桓玄的亲族徐州刺史桓修、青州刺史桓弘。刘裕收集北府旧兵等千余人直取建康,沿途击败桓玄派来拦阻的两支军队,最终在覆舟山击溃桓军主力两万人。桓玄乘船出逃,挟持晋帝逃至江陵整顿残军,五月与刘毅等在峥嵘洲再战又败。不久,桓玄被益州将领诱杀,在荆州根深蒂固的桓氏一族不甘失败,与拥护晋室的军队反复争夺傻子皇帝,直到翌年正月,皇帝最终被刘裕一方控制,于是改元义熙,但直到五月,桓玄余党才基本被肃清。而谯纵和孙恩的妹夫卢循趁机分别占领了益州和广州,谯纵向后秦姚兴称臣,而卢循名义上归服了晋室,此时东晋领土又一次缩水到和淝水战前差不多的大小。
  义熙三年(407年),刘裕派刘牢之之子刘敬宣率兵征蜀失利。五年二月,南燕寇宿豫,刘裕亲帅大军北伐,六月,晋军大破燕军于临朐,进围广固。十月,北魏内乱,因服食五石散而精神错乱的道武帝拓跋珪被自己与姨母所生的儿子兼表弟清河王绍杀死,明元帝拓跋嗣平乱后即位。六年正月,刘裕破城,擒获南燕主慕容超,平定齐地。当月,广州刺史卢循叛乱,进军江州。三月,江州刺史何无忌战败被害。五月,卢循又在桑落洲击败卫将军刘毅,尚书左仆射孟昶惊惧自杀。幸好此时刘裕已回到建康组织防务,双方多次交战,至七月卢循败走。十二月,刘裕追破卢循于豫章,并遣奇兵沿海路攻克广州。七年四月,卢循败死于交州。
  义熙八年、九年,刘裕用黑社会手段先后除掉了同自己一起举义的老战友刘毅和诸葛长民,派朱龄石消灭谯纵,平定了蜀地。后又禁止豪强占夺山泽,实行土断。十一年正月,为扫清自己篡位的最后障碍,刘裕亲自率兵攻击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休之与雍州刺史鲁宗之举兵反抗,四月,休之、宗之战败,投奔姚泓(姚兴之子)。
  十二年(416年)八月,为了获得篡位所需的不世之功,刘裕趁姚泓兄弟相杀帅众北伐后秦。十月,前锋收复洛阳,东晋恢复了三十年前的旧领土。刘裕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其不臣之心天下皆知。
  十三年正月,刘裕从彭城出发,五月,前锋攻克潼关,七月,王镇恶以舟师自黄河进入渭河,八月攻克长安,擒获姚泓。这不仅是东晋开疆拓土的最高峰,其后整个南朝也没有一次能占有这么大的疆域。十二月,刘裕留下儿子刘义真为雍州刺史,以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辅佐其镇守长安,自己返回彭城。
  不久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诸将又杀王修,关中乱。十四年十月,刘裕派朱龄石代替刘义真,朱龄石放弃长安撤退,被赫连勃勃追击,晋军大败,全军覆没。十二月,刘裕派人绞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加封十郡,二年六月,晋帝禅位于宋,史称南朝宋。刘裕即皇帝位,改元永初,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后于永初二年九月将其谋杀,时年三十六岁,谥为恭皇帝,东晋落幕。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1-12-24 22:24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6: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缩水(三)

  刘裕吸收桓玄的教训,苦心经营十几年,消灭了国内外一众反对派,把晋宗室杀了个七七八八之后才篡位,等当上皇帝已经五十有八,干了不到两年就于永初三年(422年)五月挂掉了,时年六十,是为宋高祖武皇帝。刘裕一生,把东晋的版图拓展到最大,而且荣膺中国历史上杀皇帝的第一名,共杀死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德文兄弟共五个皇帝(宇文护、侯景之类只杀三个皇帝的弱暴了),还附带了一个成都王谯纵,这其中司马德文还是他儿子刘义符的老丈人。而且刘裕不愧古惑仔出身,不论刀头舔血硬干还是抽冷子打闷棍乃至斩草除根都是空前绝后的高手,年轻时以一当千,百人起事反桓玄,乌合千人破两万大军,后来谋害同志政敌,袭击暗杀等阴险歹毒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夺取政权后又将晋王公全数囚禁至死,开南朝夺位屠灭前朝宗室的恶例,后世戎狄纸上谈兵的畅销书《教父》与之相比实在是儿童读物的级别。
  继位的太子刘义符是武帝长子,生于义熙二年(406年),此时年仅十七岁,所以由司空、录尚书事徐羡之,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傅亮和中书令、领军将军谢晦(谢安兄据曾孙)辅政,北魏趁机攻入黄河以南,十二月攻陷滑台,并先后攻取兖州、青州。景平元年(423年)正月,洛阳失陷,四月,虎牢失守。十一月,因服食五石散而疾病弥年的拓跋嗣在完成了这一此生最大的成就之后病亡,太子拓跋焘继位,也就是与其祖父一样残暴、一样英图武略和一样不得善终的魏太武帝。
  景平二年(424年、北魏始光元年),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等密谋废帝,因废帝后理应由武帝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继位,而义真与执政交恶,所以徐、傅等人先将其废为庶人,然后加以杀害。五月,徐、傅召卫将军、江州刺史王弘(王导曾孙)、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入朝,共同发动兵变,入宫废帝为营阳王。六月,徐羡之等派人弑刘义符于吴(后世苏州),时年十九,是为少帝。
  七月,傅亮等西迎武帝三子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宜都王刘义隆为君,是为文帝。八月,义隆入京即位,改元元嘉,以谢晦为卫将军、荆州刺史,徐羡之等人也纷纷加官进爵。
  少帝被废杀史家多归因于他老爹这个史上第一黑社会教子无方,所以小皇帝胡闹的厉害,下不堪命,但在睿智天成目光如炬的教主MM看来这些全是障眼法烟幕弹。刘义符膂力绝人、善骑射、解音律,乃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被废完全是因为其已年届二十,辅政大臣们唯恐归政后被追究丧师失地的责任所以铤而走险,改立他们以为无母、文弱、地位相对低下因而便于控制的刘义隆为君。而此次宫廷兵变又给南朝立下个继位之君如年未满二十便必然会被弑的铁律。
  刘义隆看起来似乎人畜无害,其实却是内斗的高手,即位后便立刻让自己的荆州旧部分掌兵权:以南蛮校尉到彦之为中领军、镇西长史王昙首(王弘弟)为侍中、骁骑将军、司马王华(王导曾孙、王廞子、王弘从祖弟)为侍中、右卫将军、中兵参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同时拉拢分化其他军政官员,如江州刺史王弘进位司空,左卫将军殷景仁加侍中等。
  元嘉二年正月,徐羡之、傅亮奉表归政,徐羡之更自行逊位还第,刘义隆扮猪吃老虎,诏其复任。三年正月,成竹在胸的刘义隆下诏诛杀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随后以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居守京师,派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伐荆州刺史谢晦,并亲自率军为后继。二月,谢晦虽打败到彦之,却因檀道济随后赶来而全军崩溃,最终被擒族诛。其后宋致力于安定国内,而魏太武帝则东征西讨,于元嘉五年伐灭赫连昌,基本控制了北方。
  元嘉六年(429年),王弘将司徒之位让给彭城王刘义康,刘宋确立了亲王辅政的制度,文帝长子刘劭被立为皇太子。七年三月,到彦之率大军北伐,军行缓慢,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军皆弃城而走,到彦之遣朱修之(朱序孙)等分守。十月魏军反击,先后重占洛阳、虎牢,到彦之军焚舟弃甲不战而溃,被俘过万。八年二月,魏克滑台,朱修之被俘(有乃祖遗风,后来也辗转北燕,回归南朝),檀道济救援不及,转战至历城也因粮尽退兵,但此公唱筹量沙,镇定自若,最终全军而返。此次北伐,宋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凡百荡尽,府库为之一空,败军之将到彦之也被免官下狱。
  南朝战败之后简息徭役,再次休养生息。元嘉九年,王弘、到彦之病亡,加上之前王昙首、王华也已去世,刘义隆的核心班底只剩下由领军将军晋升为尚书仆射的殷景仁。朝政渐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把持,殷景仁推荐的刘湛也日渐依附义康。
  元嘉十三年(436年),因刘义康等怕重病的义隆死后司空檀道济造反,遂将其杀害,于是造就了自毁长城的典故。北魏攻灭北方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北燕,燕王冯弘逃往高丽,两年后举族为高丽所诛杀。
  十五年,立儒学馆。十六年,又立玄素学、史学、文学。史称“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是为“元嘉之治”。九月,北魏灭北凉,一统北方。
  元嘉十七年(440年),拓跋焘因崇信道教,改元太平真君。宋主相之间的矛盾终于积聚到了爆发的地步,十月,刘义隆诛杀刘湛等人,废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彭城王义康为挂名的江州刺史,大将军如故,实际上是将其囚禁在豫章。以没什么能力但是听话的司空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一月后,刚刚帮文帝做完这件大事、兼任扬州刺史的殷景仁病故。
  十九年,刘真道、裴方明破杨难当,平仇池。二十年,魏军攻陷仇池。二十一年,执政大臣刘义恭进位太尉,领司徒。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伏诛(范晔死后留下史上最著名的太监书——后汉书),事连及义康,诏并子女免为庶人,绝属籍,徙安成郡。北魏爆发盖吴大起义。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大丰收。筑北堤,立玄武湖,兴景阳山,役重人怨。拓跋焘灭佛,盖吴为下人所杀。二十四年六月,建康流行传染病,朝廷实施医药救助。因通货紧缩,制当两大钱。二十五年五月,可能是因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罢当两大钱。这年冬天,在青州还出现了类似海市蜃楼的地镜。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二月,拓跋焘亲自率军攻县瓠。文帝遂大举兴兵北伐,内外百官减奉禄三分之一,罢国子学。六月,拓跋焘族诛司徒崔浩及其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是为“国史之狱”。七月,北伐先锋宁朔将军王玄谟攻滑台,太尉江夏王义恭居彭城总统诸军。九月,拓跋焘以子吴王余留守,遣太子率军北伐,自率七十万大军南征。十月,拓跋焘渡河,王玄谟不战而逃。魏军兵分数路,长驱直抵江边,宋军唯困守寿阳、彭城、盱眙等数城。十二月,拓跋焘至瓜步,声称要渡江,宋内外戒严,沿江六七百里船舰相接。
  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焘因无法渡江,在瓜步大会群臣后俘广陵居民万余家北撤,宋之徐、豫、青、冀、南北兖六州被其杀掠不可胜计,所过州郡,赤地无余。此战南朝损兵折将,江北六州又全被破坏殆尽,元嘉之治二十年成就毁于一旦,而北虏穷兵黩武,兴倾国之兵两线作战,虽掠得民众五万余家,也基本耗光了国力。拓跋焘北归后更加残暴疯狂,不久又杀死宗室二王,逼死其太子。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三月,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谋杀,时年四十五。宗爱又矫皇后令,杀焘长子东平王翰,迎立幼子南安王余。十月,宗爱又杀拓跋余。群臣奉拓跋焘嫡孙、十三岁的拓跋浚即位,是为文成帝,改元兴安。
  宋文帝长子刘劭乃其居丧时所生,做了二十多年太子有些不耐烦,便勾结其次弟刘浚共为巫蛊事,诅咒文帝早死。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事发,文帝犹豫不决之际,刘劭先发制人,于二十一日率兵入宫弑君,文帝终究没有逃过弱冠即位必被弑的魔咒。
  消息传出,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徐兖二州刺史萧思话等并奉文帝三子江州刺史武陵王骏入讨,四月,两军在新亭大战,刘劭军因鲁秀击退军鼓而大败,义恭逃入刘骏军中,上表劝其称帝,刘骏遂于新亭即皇帝位,是为孝武帝。五月,朱修之等攻克建邺,刘劭、刘浚等被诛杀。六月,刘骏入宫。翌年,改元孝建。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1-12-24 22:2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7: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缩水(四)

  孝建元年(454年)二月,丞相、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豫州刺史鲁爽,车骑将军、江州刺史臧质,兖州刺史徐遗宝举兵反。五月,义宣等攻梁山,左卫将军王玄谟大破之。六月,雍州刺史朱修之占领江陵,义宣父子全部被杀——但是据说其一女却被刘骏秘密收入宫中,为掩人耳目改姓殷,并封为淑仪。
  刘骏治政乏善可陈,在位期间唯有起用祖冲之这一亮点,其他如大明三年(459年)迫反广陵的随王诞,攻克广陵后,将城内男丁全部诛杀,女子作为军赏;同年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大明五年(461年)立驰道,自阊阖门至于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于玄武湖;大明六年(462年)在覆舟山置淩室藏冰;看到祖父刘裕的简朴,评价说:“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等等,以及在其母路太后房中跟人乱搞,以至于人间传说他跟太后也有一腿——几乎全是恶事。而且他将从文帝开始的以寒人担任中书舍人典机要的制度完善确立了下来,亲信戴法兴、巢尚之、戴明宝等把持内外大权,搞得乌烟瘴气,义恭等大臣徒守空名而已。
  但在教主MM看来,刘骏却首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情圣:据说他所收义宣之女殷淑仪丽色巧笑,宠冠内宫。堂妹去世后,孝武仍常想见到她,于是做了个“通替棺”——就是带抽屉的棺材,想看她就拉开抽屉看尸体。如此多日,形容颜色不变(难道爱的实验竟是真的?)。追赠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谥为宣。以相国之礼下葬。孝武在南掖门看丧车通过,悲痛无法自制,左右随从都感动得暗自垂泪。
  下葬后孝武仍思念不已,精神恍惚,政事大为荒废。每晚临睡,都要先在贵妃的灵床酌祭奠的酒喝——大约是要与堂妹亡灵共饮,然后就恸哭欲绝。不仅如此,为了麻醉自己孝武又开始长夜之饮,而且每天早晨洗漱之后还要再喝,转眼就是几斗,喝醉了才算完。大明八年(464年)五月,备受失去恋人的痛苦和酒精双重折磨的孝武帝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五岁。其长子刘子业继位,时年十六岁,翌年改元永光,是为前废帝。
  永光元年(465年)五月,魏文成帝崩,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
  刘子业生性残暴好杀,先诛杀了把持朝政的戴法兴,又在得知重臣们准备废掉自己后率宿卫兵趁夜袭杀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等,改元景和,然后又先后杀掉大臣沈庆之、宗室诸王刘子鸾、子师、敬猷、敬先等。
  小皇帝不仅嗜杀,在床笫之事上也不输其父:他看上了自己舅子何迈的老婆、也是自己的十姑母新蔡公主刘英媚,便将其弄进宫中改姓谢,封为丞相级的贵嫔,出警入跸,享受皇帝级仪仗。杀死一个婢女送出去说是公主薨,让何家办丧事,一月后又杀死大舅哥何迈。都说东邻日本后世有南北朝遗风,此言实不虚也。
  不过前废帝也干了件妙事,他姐山阴公主刘楚玉对他讲:“妾与陛下虽然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亲生,陛下妃嫔数百,妾唯有驸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么能到这种地步?”刘子业想想有理,就给她设面首左右三十人,并且进爵会稽郡长公主,秩同郡王,汤沐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加班剑二十人,完全跟自己的兄弟们同等待遇,而且皇帝出行,公主与朝臣一同陪辇,实为开亘古未有之男女平等先例。
  但似乎公主命中注定无福消受这诸般好处,这些还只是停留在诏旨上,十一月二十九日,文帝十一子刘彧暗结寿寂之等入夜行刺,杀死小皇帝,翌日,公主与弟司徒豫章王子尚被害。
  刘彧弑君自立,改元泰始,是为宋明帝。而天下群起奉孝武帝三子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君,起兵讨逆,众至十余万,两军在赭圻相持数月,或许是刘彧一方拥有精兵强将,或许是他真有天命,刘子勋没有重现其父的辉煌,至泰始二年(466年)八月战败被杀。此后孝武诸子纷纷被明帝杀害。
  十二月,在内战中失败的徐州刺史薛安都邀引魏军,张永、沈攸之进击彭城大败,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地尽陷于魏。
  泰始三年(467年)八月,明帝以中领军沈攸之行南兖州刺史,率众北伐。结果此役又败,下邳、宿豫、淮阳相继陷落。四年二月,孤悬敌后的历城陷落,平北将军、冀州刺史崔道固被俘,淮河以北仅有青州刺史沈文秀尚在坚持抗战。
  泰始四年(468年)八月,明帝派沈文秀弟文静浮海北援,十月,又发诸州兵北伐策应,战至十二月,不其陷落,沈文静阵亡。翌年正月,东阳陷落,沈文秀被俘,青州尽落敌手。宋境东段缩水至淮河一线。
  泰始七年(471年),明帝因自己终年缠绵病榻,怕死后诸弟仿效自己弑侄夺位,先后杀死三个弟弟:晋平王休佑、建安王休仁、巴陵王休若,诸弟唯余桂阳王休范一人。是年,北魏献文帝禅位于太子拓跋宏,即鼎鼎大名的孝文帝,改元延兴。
  泰豫元年(472年)四月,明帝病逝,时年三十四岁,以袁粲、褚渊、刘勉、蔡兴宗、沈攸之为顾命大臣,年仅十岁的太子刘昱继位,是为后废帝。
  孝武帝已非有道之君,明帝更有过之,他虽在内战中取胜,但对外丧师失地,在位期间军旅不息,府藏空虚,内外百官并断奉禄。加以骄奢淫逸,亲信卖官鬻爵,天下骚然,民不堪命。宋氏江山,业已风雨飘摇。
  元徽元年(473年)十二月,进桂阳王休范位太尉。二年五月,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反,直取建邺。中领军刘勉、右将军王道隆等战死。右卫将军萧道成坚守新亭大破叛军,部下张敬儿又斩杀休范,战后晋升为散骑常侍、中领军、都督、南兖州刺史、镇军将军,进爵为公。与袁粲、褚彦回、刘彦节等更日入直决事,号为“四贵”。十一月,帝加元服。
  元徽四年(476年)七月,建平王刘景素又反于京口,萧道成出屯玄武湖,遣军北讨,斩景素,诛其同逆。此后萧道成权势日重,刘昱也日渐暴虐,双方互相猜忌,渐成剑拔弩张之势。
  元徽五年(477年)四月,豫州刺史阮佃夫、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预谋废立被诛杀。六月,刘昱又杀司徒左长史沈勃、散骑常侍杜幼文、游击将军孙超之、长水校尉杜叔文等。七月,萧道成与直阁将军王敬则(此公还参与过行刺前废帝)密谋,趁刘昱熟睡由杨玉夫等用千牛刀割下了他的首级,时年十五岁。
  除掉刘昱后萧道成立年仅九岁的明帝三子安成王刘準为君,是为顺帝,改元升明。萧道成自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封竟陵郡公,镇东府城,把持了朝政。
  十二月,荆州刺史沈攸之以太后诏为名举兵讨伐萧道成。道成入守朝堂,以子萧嶷镇东府。司徒袁粲、尚书令刘彦节据石头,欲诛道成不果,与同谋均被杀害。
  升明二年(478年)正月,沈攸之战败自杀。四月,萧道成杀南兖州刺史黄回。九月,加太尉萧道成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赐殊礼。
  升明三年(479年)正月,萧道成长子领军将军萧赜加尚书右仆射,进号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三月,萧道成进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备九锡之礼。四月,齐公萧道成进爵为王。辛卯,顺帝禅位于齐,宋亡。五月,顺帝被害,宋室王侯无论少长皆被幽禁而死。
  萧道成改国号齐,年号建元,是为齐高帝。萧道成为人简朴,即位后,身不御精细之物,宫室器物栏槛,以铜为饰者,皆改用铁。常说:“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而且出身世家,不像宋武帝一样粗鄙不文,据称“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弈棋第二品。”与直阁将军周覆下棋,周覆竟可以抓住他的手,不让悔棋。
  建元四年(482年)三月,高帝病逝,年五十六。太子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六月,立南郡王长懋为皇太子。
  永明元年(483年)五月,诛车骑将军张敬儿。
  自宋元嘉之后政事混乱,人们竞相在户籍中欺巧作弊,以求免役,高帝即位后为加强户籍管理,增加财政收入,于建元二年专门设立板籍官,置令史,而且为防官吏懈怠,限每人每日要找到几个作弊的——颇类后世职能部门设定罚款任务,后果可想而知。结果就是一方面腐败横行,明明应当纠正的板籍官收受贿赂没有纠正,另一方面板籍官为了完成任务,将没有问题的户籍当做作弊处理,而作弊者要受罚到淮河前线当十年兵,这一下民怨沸腾。
  至永明三年(485年,南史作二年),富阳人唐宇之反,吴地却籍者纷纷响应,众至三万。却籍者因户籍本为白籍,因此被称为“白贼”。白贼迅速攻下数个郡县,唐宇之甚至自立为皇帝,国号吴。武帝派遣宿卫兵前去讨伐,斩获唐宇之。但白贼虽被镇压,民怨却无法平定,直至永明八年(490年),武帝下诏既往不咎,此事才算了结。
  是年八月,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反,遣丹阳尹萧顺之讨诛之。十一年正月,皇太子长懋病亡,谥为文惠太子。四月,立皇孙昭业为皇太孙。七月武帝病亡,时年五十四。
  齐武帝虽不像宋孝武、明帝那么昏庸无道,但也不是什么勇于纳谏的明主,臣下多有因直言诤谏而被杀者。且其颇以积聚为务,死时库钱竟达八万亿之多。更大的问题是高、武二帝用亲信寒人为诸都督刺史的典签,实际把持各州军政大权,架空了宗室和大臣。
  武帝遗命皇太孙继位,自己的次子司徒竟陵王子良辅政,堂弟尚书令西昌侯鸾协助。这原是个不错的设计,萧子良人如其名,为人温和善良,而且太孙昭业一直养在子良府中,二人形同父子,而萧鸾为人简朴强济,又有治政之才。
  翌年改元隆昌,不料四月子良病逝,大权尽落萧鸾之手,萧昭业忧惧不已,与左右近臣商议如何罢黜萧鸾,七月,萧鸾率群臣入宫弑昭业,并废其为郁林王,时年二十二。
  随后萧鸾立文惠太子次子新安王昭文为帝,改元延兴,自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封宣城郡公,出镇东府城。九月,萧鸾开始诛杀高、武子弟。十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是为齐明帝,改元建武。十一月,杀废帝萧昭文,立子宝卷为太子。
  是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建武二年(495年),魏军南侵渡淮,孝文帝至钟离而还。四月,魏军又围汉中,被梁州刺史萧懿(萧顺之子)击退。魏孝文帝赐群臣冠服,在朝中禁用鲜卑语。
  建武三年(496年),拓跋氏改姓元。四年八月,元宏发兵二十万南侵,进攻沔北(汉水以北)。
  永泰元年(498年)正月,魏军攻陷新野,太守刘思忌殉国。高、武子孙被诛杀殆尽。三月,崔慧景、萧衍(萧懿弟)又被魏大军击败于邓城。魏军虽在沔北取胜,但在淮北屡败于豫州刺史裴叔业,于是元宏转往悬瓠,以十八万大军救涡阳,裴叔业退至涡口与之相持。七月,明帝病故,年四十七。太子萧宝卷继位,徐孝嗣等辅政。
  永元元年(499年)七月,萧宝卷承父命:“作事不可在人后。”开始诛杀辅政大臣,江祏、萧坦之、徐孝嗣、沈文季等相继被杀。是年,魏孝文帝元宏去世,宣武帝元恪继位。
  永元二年(500年),豫州刺史裴叔业惧诛,以寿春降魏。三月,命平西将军崔慧景攻寿春。结果崔慧景于广陵举兵内向,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宝玄以京口接应。慧景随即进军建邺,击败中领军王莹,攻入城内,宝卷闭台城而守。豫州刺史萧懿兴兵入援。
  四月,崔慧景兵败被杀,晋升萧懿为尚书令。五月,斩江夏王宝玄。七月甲辰夜,宫内大火。十月,杀尚书令萧懿。荆州行事萧颖胄、雍州刺史萧衍相继起兵。
  永元三年(501年)三月,萧颖胄等奉南康王宝融即皇帝位于江陵,年号中兴,是为和帝,平西将军陈伯之率军西征。七月,鲁山、郢城降于萧衍。八月,陈伯之又降。九月,萧衍军至新林。十月,两军在朱雀航南大战,宝卷军大败,新亭垒、东府城皆降,石头、白下诸军溃散。萧衍筑长围围困台城,京口、广陵、瓜步相继归降。十二月,萧宝卷为张稷、王珍国所杀,时年十九。萧衍入城,追废其为东昏侯。萧衍自为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
  中兴二年(502年)正月,萧衍进位相国、梁公。二月,进爵为梁王。明帝诸子除有废疾的长子晋安王宝义和逃到魏国的鄱阳王宝寅外,全被梁王杀害。四月,和帝禅位于梁,被封为巴陵王,齐亡。巴陵王随即被害,时年十五。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1-12-29 01:3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7: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缩水(五)

  萧衍父萧顺之为齐高帝萧道成族弟,二人高祖同为西晋末年南渡的淮阴令萧整,因此顺之早年便一直跟随道成征伐。后来在武帝在位时期,顺之秉承文惠太子之命,诛杀了作乱的鱼复侯子响,却遭武帝忌恨,结果郁郁而终。所以萧衍虽曾为竟陵王子良的幕僚,却一直大力协助齐明帝上位,对付高、武子孙。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代齐称帝,改元天监,是为梁武帝。当月,“于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接受上访文书。五月,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以领军将军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率众讨伐。六月,陈伯之奔魏,江州平。前益州刺史刘季连据成都起兵。是年大旱,南北皆多有死者。
  天监二年(503年)五月,益州刺史邓元起克成都,益州平。六月,魏以任城王元澄(拓跋焘太子拓跋晃孙)与萧宝寅、陈伯之等攻钟离,连下数城。八月,又以假镇南将军元英(拓跋晃孙)攻义阳。
  天监三年(504年)八月,魏元英败宁朔将军马仙埤,克义阳及三关,元英因功被魏主封为中山王。梁、秦二州长史夏侯道迁降魏,魏以邢峦为刺史。
  天监四年(505年)四月,魏梁、秦二州刺史邢峦遣军西侵,七月,进逼涪城,益州诸郡戍降者五万余户。八月,魏中山王英又南侵襄沔,刚建国三年的梁西线全面告急。
  南齐与北魏的东段分界线原来基本是沿着淮河,但在齐末裴叔业以寿春投降,魏军趁势推进到合肥一带,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南朝在这一段的江北仅余历阳一线数城。
  好在这时武帝还是年富力强,仍具有出众的战略判断力,他不再向远隔万里,只有水道相连的蜀地添油,而是决意趁这年的大丰收,集中兵力在靠近建康的江北大举北伐。一方面力图夺回合肥,解除对建康的威胁,争取将魏军完全逐回淮北;另一方面吸引敌军主力东援,缓解西线的压力。
  十月,武帝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萧衍弟)为都督北讨诸军事,总统北伐诸军。豫州刺史韦睿从历阳一带出发,攻击合肥,卫尉卿杨公则先行至洛口督帅诸军为之犄角。
  公则初战告捷不久即病故,但韦睿一路高歌猛进,先克小岘城,又进围合肥,堰肥水灌城,魏援军五万也被其击退,堰水蓄满,魏救兵无所用。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中弩死,合肥城溃,韦睿进军东陵。
  天监五年(506年)二月,北徐州刺史昌义之缘淮西进攻梁城,为陈伯之所败,此时已赶到洛口的萧宏命记室丘迟给陈伯之写了一封私信,内有传颂千古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图,自求多福。”三月,陈伯之率众八千归降,儿子为魏人所杀。后世文人多将伯之投顺归功于丘迟书信入情入理、感人至深,但在教主MM慧眼看来,陈伯之是个文盲,公文都要手下人处理,这等锦绣文章便是部下读了他也听不懂,若说解释,又如何能解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呢?
  嗣后梁军主力屯驻洛口,遣军三路进击:昌义之复攻取梁城,太子右卫率张惠绍等攻取宿豫、进逼下邳,辅国将军萧及等攻克固城、孤山。魏则以元英为征南将军,率军十五万迎战洛口的梁军主力;以邢峦为安东将军,迎战张惠绍、萧及先等。
  七月,元英在阴陵击败梁军,萧宏闭门不出,而邢峦先击破固城、孤山梁军,又会同杨大眼击败张惠绍夺回宿豫,尔后率两万人与元英会合。九月,大风雨之夜,萧宏竟带数骑逃离洛口大营,梁军随之崩溃,魏军乘势追击,攻占马头。昌义之放弃梁城,退回钟离,韦睿也退至合肥。
  此役梁军损失数万人,元英乘胜率杨大眼等以浮桥连接淮河两岸围攻钟离。其后梁武帝派征北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二十万救援钟离,而邢峦也认为应退兵休息,多次谏劝,元英一意孤行,亲自率军强攻钟离。
  天监六年(507年)三月,三头大象进入建邺,淮水暴涨,曹景宗、韦睿等趁机大举进攻,魏军大败,损失超过十万人,昌义之率轻兵直追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回梁城,被贬为庶民。
  天监七年(508年)二月,增置将军号为十品二十四班,是为首创军衔制。五月,置十二卿及朱衣直阁将军官。九月,北魏郢州司马彭珍及三关守将降梁,围郢州刺史娄悦于义阳,魏主遣元英救援。十月,魏悬瓠镇主白早生等杀豫州刺史司马悦降梁,魏主派邢峦率羽林精骑前去讨伐。
  元英自觉兵力不足,先会同邢峦攻克悬瓠,待后军赶到即直趋义阳。天监八年(509年)正月,元英又一次攻克三关,击败马仙埤并深入敌境追击,为赶来救援的韦睿所阻,元恪诏令罢兵。翌年元英病故。
  天监十年(511年)三月,琅邪人王万寿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晰,以朐山引魏徐州刺史卢昶。马仙埤率众围朐山,十二月,城降,卢昶大败,单骑逃归。
  天监十三年(514年),魏降人王足(此人很可能是魏国奸细)向梁武帝献计,堰淮水以灌寿阳。工程技术专家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祖冲之子)均认为不可行,武帝不以为然,发二十万人于浮山筑堰,以太子右卫率康绚典其事。十一月,魏主以其舅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五万,西侵益州。
  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魏宣武帝元恪病故,时年三十三,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北魏内乱,高肇等被杀,数月后孝明帝母胡太后临朝称制。年末,魏将杨大眼、李昙等相继前来决堰,均被康绚击退。
  其后南北双方互有胜负,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浮山堰建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魏迁寿阳城于八公山。九月,淮水暴涨,浮山堰破,“梁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这个超时代的大奇迹仅存在了不到半年,祖暅下狱。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七月,魏侍中元乂(拓跋珪玄孙、胡太后妹夫)、中常侍刘腾奉孝明帝幸前殿,矫皇太后诏,归政逊位。幽禁胡太后于北宫,杀太傅、清河王元怿,总勒禁旅,决事殿中。孝明帝加元服,改元正光。
  普通二年(521年)正月,武帝下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是为中国官办孤儿院之始。六月,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降魏。七月,以大匠卿裴邃督众军讨之,魏荆州刺史桓叔兴率众降。裴邃破走魏将封寿,收复义州。
  普通四年(523年)九月,裴邃以骑三千夜袭寿阳,入其外城,又攻克寿阳外围诸城戌。十二月,用给事中王子云议,始铸铁钱。北魏怀荒镇民因镇将于景克扣粮饷将其杀死,其后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等相继起事,聚众攻杀镇将,六镇之乱爆发。
  普通六年(525年)正月,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降梁,梁武遂大举兴兵北伐。豫州刺史裴邃击败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陈庆之等护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彭城。四月,魏胡太后再次临朝摄政。五月,裴邃卒于军中,武帝以中护军夏侯亶继其统帅寿阳诸军。六月,萧综因认为自己是齐废帝萧宝卷之子而投奔魏军,彭城诸军溃败。夏侯亶也奉旨撤回合肥。是年,破六韩拔陵被柔然主阿那瑰和广阳王元渊镇压,但不久柔玄镇兵杜洛周在上谷率降人起事,高欢、尉景等皆起兵归附。
  普通七年(526年),怀朔镇兵鲜于修礼率降户在左人城起事,八月,元洪业杀修礼请降,又被葛荣所杀。九月,葛荣大败魏军,杀都督广阳王渊、章武王融等,自称天子,国号齐。夏,夏侯亶复攻寿阳,北路军元树派韦放(韦睿子)与之会师,十一月,魏扬州刺史李宪以寿春降,梁军终于拔掉了淮南的这颗钉子。
  大通元年(527年)正月,司州刺史夏侯夔进克三关。三月,武帝在同泰寺搞出第一次舍身闹剧,改元。十月,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涡阳降梁。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魏,自号齐。十一月,梁以中护军萧渊藻(萧懿子)都督诸军镇涡阳。葛荣攻陷冀州,复大败魏军,杀都督源子邕、裴衍等。
  大通二年(528年)二月,魏胡太后毒杀其子孝庄帝,立元钊为帝。葛荣杀杜洛周并其部众。四月,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率军入洛阳,先杀元钊与胡太后,又杀百官两千人,史称河阴之变。魏大乱,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降梁,被封为乐平王。北海王颢、临淮王彧、汝南王悦俱奔梁。北青州刺史元隽、南荆州刺史李志皆以地降梁。六月,河间邢杲率河北流人万余户,于北海起事,自称汉王。九月,尔朱荣俘获葛荣。十月,梁武帝以魏北海王颢主魏,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又以地降。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魏上党王元天穆于济南俘获邢杲。陈庆之先后攻克魏梁城、考城,擒魏济阴王晖业。五月,进克虎牢,魏孝庄帝出奔河北。元颢入洛阳,改年建武。不久,尔朱荣率主力南渡黄河,击败陈庆之,杀元颢。
  九月,梁武再次在同泰寺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赎回,十月,又设四部无遮大会,道俗五万余人参加。
  中大通二年(530年)四月,魏雍州刺史尔朱天光破禽万俟丑奴、萧宝夤。九月魏孝庄帝杀其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上党王天穆及荣子菩提。十月,尔朱氏立长广王晔为帝。十二月,尔朱兆攻入洛阳,俘获孝庄帝,不久将其杀害。
  中大通三年(531年),尔朱氏以元晔疏远,改立元恭,是为魏节闵帝。改国号魏为大魏。封长广王晔为东海王,以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颍川王尔硃兆为天柱大将军,封晋州刺史、平阳郡公高欢为勃海王。四月,梁昭明太子萧统卒,其后萧衍立晋安王纲为太子。六月,勃海王高欢以诛尔朱氏为名在信都起兵。十月,高欢立元朗为帝,其后大败尔朱兆于广阿。
  中大通四年(532年),高欢又大败尔朱天光等于韩陵,入洛阳俘获节闵帝元恭。四月,高欢废元恭及元朗,立平阳王修,是为孝武帝。五月,元恭被害。十一月,高欢杀二废帝安定王朗及东海王晔。又杀汝南王悦。
  中大通六年(534年),魏孝武帝欲起兵对抗高欢不果,出奔关中。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是为孝静帝。魏于是始分为两。孝武至关中,又与丞相宇文泰不和,不久被毒杀,北魏灭亡。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1-6 19:2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7: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缩水(六)

  萧衍出身世家,熟读经书,六艺备闲,也算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而且方正简朴,不好女色。当初攻占建康时,俘获萧宝卷诸嫔妃,其中便有最得其宠爱的贵妃潘玉儿,此女不仅有国色,还是女王性情:每每外出乘卧舆,萧宝卷倒骑马跟在后面;小皇帝在苑中立市游戏,以潘玉儿为市令,自为市吏,小有过失,潘妃便会杖责他;连皇帝跟自己的姊妹山阴公主等**,都得避着她;至于凿金为莲花贴地,让潘妃行其上,称“此步步生莲花也。”更是人所共知。
  萧衍得到如此香艳的佳人,本想自己留下消受,大将王茂谏劝:“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即刻遣出。军主田安求为妻,不料潘玉儿做惯了女主,自重身份,竟是宁死不屈。萧衍遂将其勒死,尸体洁美如生,送出去的时候在场兵吏通通重口了一回。
  仅次于潘玉儿的余妃,萧衍也赐给了王茂,自己只留下美色第三而且大着肚子的吴妃,当了一回接盘侠。
  圣教主MM读史,每读到这段兼具**、近亲、虐杀、J尸……各类重口应有尽有的文字便愤恨不平加以哀痛不已——她愤恨的是这群无耻的臭男人居然把亡齐的责任栽赃到这样一位花容月貌、风情万种且忠义节烈的奇女子身上,哀痛的是这样一位有趣、有品、有爱的极品女王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但一方面萧衍极度宠溺宗室子弟:侄子萧渊藻滥杀功臣邓元起,不过贬官了事;弟弟萧宏弃军逃跑、横征暴敛,甚至与公主通奸、公然弑君也不加惩罚;连反叛的拖油瓶萧综也仍以子礼安葬;最奇葩的是萧宏的儿子萧正德,萧衍攻入建康前三十多岁一直只生女儿(跟刘裕不谋而合),所以便以之为养子,后来生了萧统,正德回归本家,封西丰县侯。他却异想天开自认为应该做储君,心里极度不平衡,最终竟在普通三年投奔了北魏。在北魏不得志,又逃回江南,萧衍教育了他一番便恢复了他的爵位。归国后他公然抢劫杀人、临阵弃军奔走,也只是削爵了事。后来正德结交朱异,竟然还混了个临贺郡王!
  另一方面他却对功臣大将吝啬的很:除佐命元勋王茂外,其他如尚书令沈约、名将韦睿以及夏侯详、吕僧珍等,均未能生得开府;更搞出二十四班将军号(作为对比,后世宇宙间最强大的主体思想武装的战无不胜的军队军衔也不过十九级),让寒人靠军功一辈子也爬不到上层,所以梁世寒门达者唯陈庆之、俞药二人而已。而且萧衍后期笃信佛教,布衣蔬食,不近女色,轻忽政务,醉心佛事,竟至于屡屡上演舍身的闹剧,而群臣动辄以亿万金钱为皇帝赎身,又有多少都是聚敛之财。
  自大同元年(535年)起,北方的东西魏皆被权臣把持政权,皇帝都完全是傀儡。而两魏的权臣高欢和宇文泰似乎是百世的仇敌,一口气死磕了十几年。而梁自大同二年(536年)便与东魏修好,维持了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只有交、广一带偶发民变而已。
  中大同元年(546年)和太清元年(547年),萧衍又各舍身一次,还是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这个出家秀的演出费之高估计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了。
  太清元年(547年)正月,东魏权臣高欢卒,子高澄嗣事。其司徒侯景求以河南十三州归梁,武帝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并派兵迎接。援兵未到,东魏名将慕容绍宗已率军攻至,侯景又割地求得西魏援军,方才解围。
  八月,以南豫州刺史萧渊明(萧渊藻)为大都督,率大军北伐,修寒山堰水攻彭城。十一月,慕容绍宗大败萧渊明,渊明被俘,绍宗进围潼州。
  太清二年(548年),东魏先后攻克涡阳和殷、豫二州。七月,因梁军连战皆败,萧衍又想换回被俘的侄子萧渊明,遂遣使与东魏议和。
  八月,因惧怕南北方议和危及自身,侯景举兵造反。十月,侯景攻陷历阳。萧衍以曾经是自己养子的临贺王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诸军屯住丹阳郡。不料正德早已与侯景通谋:先是为其提供船舶渡江,等侯景军一到建康,他便立刻率众倒戈。梁军战败,退守台城和东府城。
  十一月,侯景在南阙前立萧正德为天子,随后攻陷东府城。邵陵王纶(萧衍子)等纷纷率众入援,兵马达三十万之多。形成了侯景包围台城,勤王诸军又在城外包围侯景的局面。但由于援军没有统一指挥又各怀异心,始终没有攻入城内。
  太清三年(549年)二月,侯景行缓兵之计遣使求和,抢运军粮调动部队后又撕毁盟约。三月,侯景攻陷台城,俘获萧衍及太子萧纲等。侯景自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以梁武帝诏令援军退散。
  四月,青冀二州刺史明少遐、东徐州刺史湛海珍、北青州刺史王奉伯各举州附东魏。萧衍饥饿、抑郁成疾。五月,萧衍重病口苦,索蜜不得,口称“呵呵”而亡(此语后世风靡网络),时年八十六。皇太子萧纲在侯景军看押下继位,是为简文帝。梁宗室大将在外者多不受命,如萧衍三子邵陵王纶、荆州刺史湘东王绎、益州刺史武陵王纪均自为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举兵互相攻伐。
  六月,侯景杀萧正德。七月,同为北人的广州刺史元景仲响应侯景,被西江督护陈霸先攻败,景仲自杀。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萧衍从子)为刺史。湘东王绎遣世子方等攻河东王誉(萧统子),军败而死。又遣部将鲍泉攻誉。八月,东魏权臣高澄为兰京等所杀,其弟高洋秘不发丧。九月,萧誉弟雍州刺史岳阳王詧攻江陵,其将杜崱兄弟降萧绎,欲袭襄阳,萧詧退走。十月,百济使者见到建康残破,哭于阙下。
  大宝元年(550年,本拟称文明)正月,东魏为高澄发丧,高洋继任丞相。西魏攻陷安陆,俘获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有汉东地。陈霸先从始兴出发北上,进军南康,萧绎授其交州刺史。前江都令祖皓(祖冲之孙)起义兵于广陵。二月,兵败被害,侯景屠广陵城。四月,领军王僧辩攻克湘州,斩萧誉。萧詧自称梁王,向西魏称蕃,魏遣兵助之。
  五月,东魏孝静帝逊位于相国齐王高洋,史称北齐,东魏亡,翌年静帝被毒杀。七月,侯景行台任约攻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降。八月,湘东王绎遣王僧辩攻郢州,邵陵王纶弃州逃走。九月,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十月,景又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后世宇宙大国思密达犹有所不及。十一月,任约攻占西阳,分兵犯齐昌,俘获衡阳王献(萧衍次弟畅孙),送建康杀害。湘东王绎遣将徐文盛拒约,南郡王前中兵参军张彪起义于会稽若邪山,攻破浙东诸县。
  大宝二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病故,太子元钦继位。
  四月,景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杀刺史方诸(萧绎子)。侯景乘胜西上,众号二十万,围王僧辩于巴陵。五月,萧绎派胡僧佑、陆法和增援巴陵。六月,僧佑等破擒景将任约,侯景解围连夜逃遁。七月退回建康。八月,侯景废简文帝,尽杀其子孙,立萧统孙豫章王栋,改元天正。陈霸先率三万人进驻巴丘,萧绎授其东扬州刺史。十月,侯景杀萧纲。十一月,又命萧栋禅位于己,国号汉,改元太始。
  承圣元年(552年)二月,王僧辩众军发自寻阳,与陈霸先会师结盟。三月,僧辩等平景,传首江陵。宣猛将军朱买臣奉萧绎密旨,害豫章王栋及其二弟桥、樛。
  四月,益州刺史、新除假黄钺、太尉武陵王纪于蜀自立为帝,年号天正。八月,萧纪率巴、蜀之众东下,萧绎派护军将军陆法和屯巴峡以拒之。十月,执湘州刺史王琳。琳长史陆纳及其将潘乌累等举兵反,攻陷湘州。十一月,萧绎于江陵即皇帝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天门山抓获野人,出山三日死。淮南有野象数百,毁坏房屋。
  承圣二年(553年)正月,命司徒王僧辩讨陆纳,陈霸先镇守建康。五月,魏大将尉迟迥进兵巴西,潼州刺史杨干运以城纳迥。六月,王僧辩平湘州。七月,萧纪众溃被杀。八月,尉迟迥据蜀。
  承圣三年(554年)正月,西魏相安定公宇文泰废元钦,立齐王廓,是为恭帝。元帝相继以司徒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以郢州刺史陆法和为司徒,以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霸先为司空。
  九月,宇文泰派柱国于谨攻梁。十月,魏军至襄阳,与梁王萧察会合。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征王僧辩、王琳等入援。魏人烧栅大举进攻,胡僧佑战死,萧绎退入子城,尽烧图书十余万卷后派皇太子、王褒出城请降。十二月,魏人杀萧绎,掳略江陵士庶男女十余万为奴婢,其余弱小者尽被杀害,城中仅存二百余家。立萧詧为梁主,居江陵,为魏附庸。
  魏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来多数绝灭。此时宇文泰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也改从其姓。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3 17:0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缩水(七)

  萧绎被杀后,江南的土地仍掌握在梁诸将帅手中,上游诸将拥萧绎的大舅子和小舅子王琳为首,广州由萧衍堂弟萧景子萧勃割据,自江州以东,则由王僧辩、陈霸先控制。这其中除了萧勃是靠宗室子弟的身份先被陈霸先拥立,后又趁王琳北上占据广州外,其他三位可都是传奇人物。
  王琳本是兵家子,萧绎为王时纳其姐妹入宫,王琳也由此十几岁就跟随萧绎左右,且自幼好武,后来就在萧绎手下为将帅。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渡江,王琳送米万石入京,未至而台城陷落,遂沉米江中,轻舟而返。后来又随王僧辩攻克郢州,擒获侯景大将宋子仙。又随军破侯景于建康,功第一,拜湘州刺史。其麾下万人,多是江淮群盗,破城后在建康城内纵兵暴掠,主将王僧辩无法禁止,上表请诛杀之。王琳令长史陆纳率部曲前赴湘州,自己径至江陵请罪。萧绎将其下狱,陆纳等遂举兵造反,屡败梁军。萧绎只得派王僧辩率大军镇压,陆纳等兵败退回长沙,恰逢萧纪大军顺流而下直逼江陵,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王琳被释放并统军抵抗萧纪。萧纪失败后,王琳被授衡州刺史。
  萧绎性格多疑,因王琳部下众多,又得军心,所以派其到岭南担任都督、广州刺史。魏围江陵,又征王琳入援,授湘州刺史,琳军到长沙,江陵已破,长沙藩王萧韶及上游诸将遂推王琳主盟。
  王僧辩乃是鲜卑人,本姓乌丸氏,天监年间随其父王神念归梁,后来王神念做到右卫将军,而王僧辩起家为湘东王国左常侍,其后跟随萧绎一路升迁,萧绎为护军时僧辩为其录事参军兼府司马,萧绎再为荆州刺史,僧辩升任贞毅将军府谘议参军事,后代柳仲礼为竟陵太守,改号雄信将军,是梁元帝的绝对亲信和首席幕僚。侯景造反,萧绎命僧辩假节,总督舟师一万,并携带粮秣赴援。才至京都,台城陷落,僧辩等先拜侯景,然后入朝萧衍。侯景将其军队给养全部收归己有,多加安定抚慰后派王僧辩返回竟陵,于是倍道兼行,西投萧绎。萧绎承制,乃以僧辩为领军将军。
  后来荆、湘反目,萧绎派王僧辩率军讨伐河东王,僧辩欲待竟陵旧部赶到后再出兵,萧绎以为其迟疑,竟亲手砍伤其大腿,并子侄一起下狱准备处死。恰逢岳阳王军袭江陵,又赦为城内都督,率军击败雍州军。随后王僧辩又统兵围攻长沙,讨平湘州,复为领军将军。
  侯景大军西上,王僧辩率诸军固守巴陵,侯景久攻不下,萧绎又派老将胡僧祐、大仙陆法和增援,侯景遣大将任约迎击,被梁军击败,任约被擒。侯景恐惧,遂烧营夜遁。萧绎命僧辩即率巴陵诸军,沿江讨景。僧辩督军攻克郢城、擒获宋子仙,侯景逃归建康。僧辩进军九水,湓城守将弃城而走,萧绎加僧辩侍中、尚书令、征东大将军。
  王僧辩在江州齐集众军,并与陈霸先在湓口会盟。先命南兖州刺史侯瑱率轻舟锐卒,袭取南陵、鹊头等戍,大军随后直下,在南洲大破侯子鉴等。僧辩即进军石头之斗城,作连营。侯景亲自出战,与梁军大战于石头城北,因寡不敌众,全军崩溃。侯景北逃朱方,僧辩令众将入据台城,军人失律掳掠京邑,剥剔士庶,于是百姓失望。侯景死后,僧辩因攻进授镇卫将军、司徒,加班剑二十人,改封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
  其后湘州陆纳等以求王琳为名作乱,僧辩又率军南讨,攻围长沙。双方和议后僧辩又督舟师二万会同众军讨伐武陵王萧纪,武陵败亡,僧辩回镇建业。恰逢齐主高洋以郭元建等自合肥南侵,僧辩停驻姑孰,督侯瑱等于东关大败齐军。承圣三年(554年)二月,又加太尉、车骑大将军,余悉如故。
  是年十月,西魏及岳阳王以五万众袭江陵。萧绎遣主书李膺征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另写敕书于僧辩云:“黑泰背盟,忽便举斧。国家猛将,多在下流;荆陕之众,悉非劲勇。公宜率貔虎,星言就路,倍道兼行,赴倒悬也。”但王僧辩素来谨慎,虽命侯瑱等为前军,杜僧明等为后军,却并不迅速出兵。还对李膺说:“泰兵骁猛,难与争锐,众军若集,吾便直指汉江,截其后路。凡千里馈粮,尚有饥色,况贼越数千里者乎?此孙膑克庞涓时也。”次月京城陷落,萧绎被杀。
  陈的创办人高祖武皇帝陈霸先出身非常卑微,虽说后来伪造了个家世,但南史直截了当说他是“自云”。陈霸先最初在乡里做个里司(即里长),后来避役逃至义兴,投奔梁宗室吴兴太守新喻侯萧映,到京城当了油库长,后转为萧映的传教(即传令的小吏),办事勤快,萧映很赏识他。这里要说明一下,与现在的无官职公务员及政府雇员不同,六朝的吏地位是比较低贱的,在多数情况下他们身份虽高于兵户,但不如普通编户平民。《宋书本纪第六孝武帝》:二年春正月……壬戌,诏曰:“先帝灵命初兴,龙飞西楚,岁纪浸远,感往缠心。奉迎文武,情深常隶,思弘殊泽,以申永怀。吏身可赐爵一级,军户免为平民。”可见虽然按照法律规定吏身与军户不同,与平民阶层一样可以赐爵。但另一方面南朝早期吏的全家服役,世代相袭,虽说有规定职官不得随意杀害,但被打被虐司空见惯,即使是后期,稍有社会地位的人家也不会让子弟去做吏。
  等到萧映做了广州刺史,就提拔陈霸先做中直兵参军——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直属部队和卫队指挥官,并让他招募人马同行。后来霸先因在广州镇压兵变有功,被梁武帝萧衍授直阁将军,封新枋县子。萧映死后,陈霸先又被任命为交州司马,于太清元年随刺史平定了李贲叛乱,官升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在梁世寒门出身能升到这个位置基本算是快到顶了。
  太清二年(548年)冬,侯景乱起,陈霸先决定赴援,首先消灭了与侯景通谋的广州刺史元景仲,迎梁宗室定州刺史萧勃镇广州。尔后率兵救援监衡州的临贺内史欧阳頠,以监始兴郡事的名义在始兴结交豪杰,招兵买马准备赴都。
  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从始兴出发,越过大庾岭,在南野击溃占据南康的土豪蔡路养军二万人,进占南康。湘东王萧绎承制授陈霸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霸先修理崎头古城徙居之。
  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遣主帅杜平虏率千人入赣石、鱼梁。陈霸先命周文育统兵将其击败,迁仕奔宁都。萧绎承制授霸先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六郡诸军事、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余如故。
  其时宁都人刘蔼等资助李迁仕船舰兵器,准备袭取南康,霸先派杜僧明等率二万人据白口,筑城防御,迁仕也立城与之相对。
  大宝二年(551年)三月,僧明等攻克其城,生擒迁仕送南康斩之。萧绎遂命霸先进兵平定江州,授江州刺史,余如故。
  六月,陈霸先自南康出发。八月,王僧辩军到达湓城,缺少军粮,而陈霸先已事先准备了军粮五十万石,此时分三十万供给僧辩军,自率杜僧明等众军及南川豪帅合计三万人停驻巴丘,并派长史沈衮奉表江陵劝进。
  十一月,萧绎授陈霸先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诸军事、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豫章内史,余并如故。
  大宝三年(551年)正月,陈霸先率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乘,发自豫章。二月,抵达桑落洲,是时僧辩已从湓城出发,与霸先在白茅湾相会,并登岸结坛,刑牲盟约。进军芜湖,侯景城主张黑弃城走。
  三月,陈霸先与诸军攻克姑孰,进驻蔡洲。侯景登石头城观望形势,看到梁军势大,甚为丧气。于是贮石堵塞淮水(秦淮河)入江口,并沿淮水作城,从石头城至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王僧辩派杜崱问计于陈霸先,霸先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请先往立栅。”
  随即于石头城西在山岗上筑栅,众军连筑八城,直出东北。侯景恐被切断通往西州道路,也在东北果林作五城掩护大路。侯景亲率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结阵来攻。霸先以为贼军虽精锐,但我众贼寡,兵力相差悬殊,乃命诸将分处置兵,以分侯景兵势。分进合击,果然击退侯景。众军趁势攻克果林五城。侯景军复还,殊死作战,又夺回五城。霸先大怒,亲自率军攻城,士卒翻越城栅而入,景军四散而逃。侯景与百余骑弃长槊执刀,左右冲阵,阵不动,景军大败,无法收拾。侯景不敢入台城,派心腹取其二子而逃,后入海被杀。
  侯景将郭元建欲降,陈霸先率众出广陵应接,元建反悔奔齐,霸先收其部曲三千人而还。王僧辩上奏萧绎以霸先镇守京口。
  五月,齐遣辛术围严超达于秦郡,陈霸先命徐度领兵助其固守。齐众填堑,起土山,穿地道,攻之甚急。于是霸先自率万人解围振旅南归,遣记室参军刘本仁献捷于江陵。
  七月,广陵侨民朱盛、张象暗中结兵袭齐刺史温仲邕,遣使谎称已攻克外城,霸先率众渡江接应。恰逢齐人前来议和,要求割让广陵,王僧辩应允,命霸先回师,江北万余民众随军南渡。萧绎授霸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余并如故。等到王僧辩率众至湘州征陆纳时,萧绎又命霸先代镇扬州。
  十一月,萧绎于江陵即位,改大宝三年为承圣元年。湘州平,陈霸先回镇京口。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霸先进位司空,余如故。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3 17:0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缩水(八)

  江陵陷落时,萧绎唯有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在外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于是三公中的两位: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商议,以方智为太宰、承制,奉迎至建康。而司徒郢州刺史陆法和不从命。
  承圣四年(555年)二月(一说承圣三年十二月),萧方智抵达建邺,论功行赏。以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司空陈霸先班剑三十人。以豫州刺史侯瑱为江州刺史接替自己镇守寻阳,上游与王琳协同的宗室仪同三司、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仪同三司、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这两位取代了陆法和的位置。
  三月,齐主派其上党王高涣送贞阳侯萧渊明主梁社稷,至东关,吴兴太守裴之横(裴邃从孙)营垒未立,兵败阵亡。王僧辩率军出屯姑孰,防备齐军渡江。四月,司徒陆法和以郢州降齐,齐将慕容俨渡江入郢城,僧辩派江州刺史侯瑱围攻。
  七月,王僧辩纳贞阳侯萧渊明,梁对齐称藩,齐军回师,并撤出郢城。渊明即位,改元天成,以晋安王为皇太子。其后王僧辩与陈霸先矛盾逐渐激化,僧辩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京口周边,对霸先形成包围之势,而陈霸先则突然举兵,于九月二十五日夜从京口出发,水陆并进,二十七日晨赶到建康,突袭石头城,擒杀王僧辩。两天后萧渊明被迫退位。
  十月,萧方智即位,改元绍泰,仍称臣于齐。以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郡公(强调其为宗室疏属),食邑三千户。陈霸先为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持节、司空、班剑、鼓吹并如故。
  陈霸先兵变杀害王僧辩,导致王氏亲族旧部纷纷起兵,震州刺史杜龛(王僧辩婿)据吴兴,与义兴太守韦载(韦睿孙)率先发难。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弟),也据城而守。霸先命周文育率军攻韦载,杜龛派其从弟杜北叟统兵迎战,北叟败归义兴。
  为安抚诸将帅,霸先以新帝之名大封群臣,十月初六,进太尉萧循为太保,新除司徒建安公渊明为太傅,司徒萧勃为太尉。以镇南将军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一日,尊方智生母夏贵妃为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张彪进号征东大将军。镇北将军、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进号征北大将军。征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任约进号征南大将军。
  因周文育久攻义兴不下,二十四日,陈霸先率军东讨,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守卫台省。二十七日,军至义兴。二十九日,拔义兴水寨。
  六合的秦州刺史徐嗣徽先以州降齐,趁陈霸先率主力离京又连结南豫州刺史任约共同举兵应杜龛、韦载,齐人资其兵食。嗣徽等亦于二十九日率精兵五千突击台城,侯安都领骁勇五百人出战,嗣徽等退据石头。
  三十日,韦载及杜北叟降,陈霸先安抚一番后将其释放,并以韦载弟韦鼎任义兴太守。因徐嗣徽入京,霸先命周文育继续进军讨伐杜龛,裴忌增援黄他攻吴郡,自帅主力卷甲而还。
  裴忌选精兵从钱塘倍道疾行赴吴,夜至城下,鼓噪攻城。王僧智以为大军至,弃城轻舟奔吴兴,裴忌入据吴郡,霸先即以为太守。
  十一月初二,齐军五千渡江占据姑孰。陈霸先命合州刺史徐度于冶城寺立城栅,南至淮水边。齐军又以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仕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渡米粟三万石、马千匹,补给石头城。初六,陈霸先遣侯安都领水军夜袭胡墅,烧齐船千余艘,周铁虎率舟师断齐运输,擒其北徐州刺史张领州,获运船及米数千石。
  此后双方相持二十天,霸先遣韦载继续于大航筑城,使杜棱据守。齐人则于仓门水南立二寨以拒梁军。至二十七日,嗣徽等攻冶城栅,霸先领铁骑精甲,出西明门袭击之,齐军大溃。嗣徽留柳达摩等守城,自率亲属心腹,往南州采石迎接齐援军。十二月初七,霸先派侯安都领舟师,至秦州袭取嗣徽家眷,俘获数百人。梁军连舰塞淮口,断齐军水路。
  起先太白星自十一月初九消失,至十二月初九复出于东方。初十,陈霸先尽起大军,对冶城搭设浮桥渡兵,攻敌水南二寨。柳达摩等也渡淮列阵,霸先督兵力战,纵火烧寨,烟尘遮天蔽日。敌军崩溃,相互排挤争船,溺死者数以千计。其时百姓夹淮水观战,呼声震动天地。军士乘胜追击,无不以一当百,尽获敌船舰。
  当日徐嗣徽、任约等领齐援军水步万余人,从采石返回石头,陈霸先派兵前往江宁,占据险要以阻断敌军归路。齐军水步不敢前进,停驻在江宁浦口,陈霸先派侯安都领水军袭破齐军,嗣徽等单舸脱逃,安都尽收其军资器械。
  十三日,梁军四面攻打石头城,从辰时到酉时,攻占东北小城,至夜间双方仍在交战。十四日,柳达摩派侯子钦、刘仕荣等为使者见陈霸先求和,且求质子。因齐大都督萧轨已统兵在江北,霸先在朝臣压力下同意议和,遂以从子昙朗及永嘉王庄(萧绎孙,为王琳寻得后送至建康)、丹杨尹王冲之子珉为质,于城门外刑牲盟约,对齐军将士部曲一无所问,允许其按个人意愿投诚或北归。十五日,霸先出石头南门,陈兵数万,送齐军归北者。
  十六日,齐和州长史王远亦自南州撤回历阳。而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仍占据姑孰不降,霸先命侯安都、徐度等将其消灭,斩首数千级,聚为京观。至此石头、采石、南州全部收复,缴获马匹兵器船只粮食不可胜数。陈霸先执政后的第一次危机得以化解。
  绍泰二年(556年)正月,杜龛部将杜泰开城投降,杜龛在沉醉中被杀,王僧智与其弟豫章太守僧愔奔齐,龛从弟北叟、司马沈孝敦一并赐死。
  二月,陈茜、周文育轻兵袭会稽,东扬州刺史张彪兵败,逃入若邪山中,陈茜派部下章昭远入山追斩张彪。陈霸先派侯安都、周铁虎率船舰防备江州方向的侯瑱,停驻在梁山建造城栅。
  三月,齐遣仪同萧轨、厍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侍中裴英起、东广州刺史独孤辟恶、洛州刺史李希光,并任约、徐嗣徽等,率众十万出栅口向梁山,直属突击队长黄丛迎击,烧其前军船舰,齐军退保芜湖。霸先又遣沈泰、裴忌增援侯安都,共同据守梁山抵御齐军。
  四月,陈霸先至梁山军巡视,鼓舞士气。五月,齐人声称只要将萧渊明送至军中就可以退兵——其用意极可能是奉渊明入主建康,陈霸先同意备船相送。但在五月初九,萧渊明不明不白疽发背而死——这个基本是被陈霸先害死的。
  五月初十,早有准备的齐军得到消息后立刻从芜湖出发,走陆路杀奔建康,十六日,攻入丹阳县,京师戒严。二十二日,齐军到达秣陵旧治。陈霸先派周文育守方山,徐度驻马牧(在建康城南约二十五里),杜棱驻大航南岸,互为犄角。
  二十五日,霸先率宗室王侯及朝臣将帅,在大司马门外白虎阙下刑牲告天,霸先慷慨激昂,眼泪鼻涕交流,指斥齐人背约,参与者都感动得不能仰视,围观士兵士气值爆表。
  但齐军并未正面进攻建康,而是于二十七日在秣陵故县跨淮水立桥栅,将兵马渡至东岸,当夜齐军到达方山。侯安都、周文育、徐度等见侧翼被迂回,遂各自统兵退回京城。
  二十九日,齐军从方山进至皃塘,游骑甚至到达台城下。周文育、侯安都驻军白土岗,旗鼓相望,都邑震骇。霸先暗中撤精兵三千配沈泰,渡江至瓜步袭击齐行台赵彦深,获船舰百余艘,粟万斛。即日萧方智总帅羽林禁兵,驻守长乐寺。
  六月初一,齐兵迂回至钟山龙尾。初四丁未,进至莫府山。霸先派钱明领水军出江乘,邀击齐人粮运,尽获其船米,齐军断粮,杀马驴而食。初七,齐军越过钟山,霸先众军分驻乐游苑东及覆舟山北,阻断其要冲。
  初九,齐军至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将要占据北郊坛。众军从覆舟东移,驻郊坛北,与齐人相对。当夜大雨雷电,暴风拔树,平地积水丈余,齐军整夜坐立泥中,只能吊着锅烧火做饭,而台城和潮沟北地势较高,路面干燥,梁军得以轮替休息。
  十一日,天稍放晴,陈霸先命众军秣马蓐食,次日天将亮时发动攻击。十二日晨,霸先自率帐内亲军出莫府山南,吴明彻、沈泰等众军首尾齐举,纵兵大战,侯安都从白下领兵横出敌后,齐军崩溃,斩获数千人,互相践踏而死者不可胜数,生擒徐嗣徽及其弟嗣宗,即斩首示众。追逃直到临沂。而江乘、摄山、钟山等诸军也相继告捷,俘虏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将帅四十六人。得以逃到江边的齐军,扎苇筏渡江,半途溺死的尸体流到京口,水面上和岸边都满了。
  十四日,众军出南州,烧齐军船舰。十六日,斩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当日解除戒严。十七日,齐军五位大将: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都被处死。霸先上表解除自己兼任的南徐州刺史授侯安都,至此彻底解除了齐军对建康的威胁。
  陈霸先随后开始了篡位的步伐,七月,任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五千户,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军、尚书令、班剑、鼓吹、甲仗并如故,并给油幢皂轮车。江州侯瑱归附。霸先派侯安都镇守上流,定南中诸郡。
  八月,霸先食安吉、武康二县,合五千户。九月,改年为太平元年。霸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改刺史为牧,进封义兴郡公,侍中、司徒、都督、班剑、鼓吹、甲仗、皂轮车并如故。并追赠霸先父。
  十月,西魏权臣安定公宇文泰病亡,其子宇文觉嗣位,从子宇文护把持政权。
  十二月,宇文护迫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是为周闵帝。
  太平二年(557年)正月,又追赠霸先兄弟、祖父、祖母及母,拜其妻长城县夫人章氏为义兴国夫人。
  二月,广州萧勃举兵,度过南岭,驻南康,以部将欧阳頠、傅泰及其子孜为前军,到达豫章,分屯险要,南江州刺史余孝顷起兵应勃,霸先命周文育、侯安都率军平定。
  八月,霸先进位太傅,加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并给羽葆鼓吹一部,其侍中、都督、录尚书、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郡公、班剑、甲仗、油幢皂轮车并如故。又加前后部羽葆鼓吹。湘州刺史、梁室大忠臣王琳拒不从命,霸先派周文育、侯安都率军讨伐。
  九月,霸先进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其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如故。周冢宰宇文护杀闵帝,立其兄宇文毓,是为周明帝。
  十月初三,霸先进爵为王,增封陈国至二十郡。其相国、扬州牧、镇卫大将军并如故。陈国仪仗百官,也皆与梁相同。初六,梁帝禅位于陈,梁亡。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3 17:04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7-27 18: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缩水(九)

  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初十,陈霸先即皇帝位于南郊,改元永定,大赦,以梁主为江阴王。此时的陈,控制范围仅有江东一隅,可以说是南朝缩水最厉害的时期。十五日,从杜姥宅请出佛牙,集四部设无遮大会,霸先亲出阙前礼拜。
  十六日,追尊其父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其母董氏为安皇后。追谥前妻钱氏为昭皇后,世子克为孝怀太子。立夫人章氏为皇后。十八日,尊景帝陵为瑞陵,昭皇后陵为嘉陵。立尚书删定郎,治定律令。二十八日,追赠兄道谭骠骑大将军、太尉,封始兴郡王;弟休先车骑大将军、司徒,封南康郡王。当月,西讨都督周文育、侯安都等于郢州全军覆没,诸将皆被王琳俘获。
  十一月,封兄子陈蒨临川郡王,邑二千户。蒨弟顼袭封始兴王,弟子昙朗袭封南康王,礼秩一同正王(即皇子皇弟王)。此时只有陈蒨在国内,霸先仅存的儿子陈昌及陈顼都在周人手中,而陈昙朗已被齐人杀害。以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徐度为镇右将军、领军将军。
  永定二年(558年)正月,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瑱为司空。二月,南豫州刺史沈泰奔齐。命司空侯瑱总督水陆诸军防御齐兵。
  三月,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为梁帝,即位于郢州。四月,陈霸先暗害江阴王萧方智,追谥为梁敬帝。以梁武林侯萧谘子季卿嗣为江阴王。五月,都下地震。霸先至大庄严寺舍身,后由群臣表请还宫——这场秀没要演出费。
  六月,命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讨王琳。命中书令沈众兼起部尚书,造太极殿。八月,周文育、侯安都等从王琳处逃归,自己到廷尉领罪,霸先立刻命诸将入见,全部赦免并恢复原官位。加江州刺史周迪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月,派镇南将军周文育都督众军出豫章,讨余孝劢。又加高州刺史黄法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二月,至大庄严寺设无碍大会,将乘舆法物施舍给寺院,群臣另备仪仗相迎,即日还宫。加北江州刺史熊昙朗平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永定三年(559年)正月,镇南将军、广州刺史欧阳頠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二月,加平西将军、桂州刺史淳于量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闰四月,下诏依前代设置西省学士,兼取伎术士。五月,扶南国遣使朝贡。北江州刺史熊昙朗杀都督周文育,举兵造反。王琳派部将常众爱、曹庆率兵援余孝劢。
  六月,侯安都在左里打败常众爱等,俘获王琳从弟袭、主帅羊暕等四十余人,众爱逃走,后被庐山人所杀,首级送到建邺。众军凯旋而归。
  六月十二日,陈霸先患病,从他派尚书右仆射王通到太庙;中书令谢哲到太社、南北郊告病来看,这次真是病得不轻。十六日,病情刚略微好转,从广州开始追随霸先的已故司空周文育灵柩又从建昌回到京城。十七日,陈霸先穿白衣在朝堂上哭祭,极为哀痛。十八日,霸先又亲自审案,当夜即病危。二十一日,霸先在璿玑殿病故,时年五十七岁。因其子尚在周人手中,群臣定策,由皇后称遗诏征临川王陈蒨入继大统。
  七月,陈蒨尊皇后为皇太后。以司空侯瑱为太尉,以南豫州刺史侯安都为司空,以南徐州刺史徐度为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八月,谥陈霸先为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万安陵。陈蒨以子伯茂为始兴王,奉自己生父昭烈王后,改封弟始兴嗣王顼为安成王。
  九月,立长子伯宗为皇太子,王公以下各按官爵赐帛不等。立妃沈氏为皇后。十月,齐文宣帝高洋病故,其子高殷继位。
  十一月乙卯,王琳进攻大雷,派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仪同徐度率军抵御。
  这一年,周明帝将自己的称号从天王改为皇帝,并改元为武成。
  天嘉元年(560年)正月,大赦,改元。
  二月丙申,太尉侯瑱大败王琳于梁山。又败齐兵于博望,擒获齐将刘伯球。王琳与萧庄奔齐。于是派太尉侯瑱镇守盆城。此时周人将武帝第六子陈昌送回来添乱,陈蒨立其为衡阳王。
  三月,萧庄所任命的郢州刺史孙玚举州投诚。江州刺史周迪也平定了南中,斩杀熊昙朗,将首级送至建邺。齐军见郢城已属陈,只好放弃鲁山城北逃,陈蒨派南豫州刺史程灵洗守鲁山。,又与侯安都定计,在衡阳王陈昌返回建邺半途将其沉入江中,谥为献王。
  四月,陈蒨立子伯信为衡阳王,奉献王后。宇文护暗杀周明帝,又立其弟宇文邕,是为周武帝。
  七月,立子伯山为鄱阳王。八月,高演(高欢第六子)废其兄子殷自立,是为北齐唯一可称明君的孝昭帝。
  九月,北周欲趁陈军刚刚进驻,立足未稳之际夺取中游,以独孤盛率水军直取巴、湘,与贺若敦水陆并进,太尉侯瑱从寻阳出发迎敌。
  十月,侯瑱在杨叶洲破独孤盛水军,盛登岸筑城自保。陈蒨又派司空侯安都率军增援侯瑱,对抗周军。
  十二月,周巴陵城主尉迟宪投降,独孤盛只得偷偷逃走。
  天嘉二年(561年)正月,大赦。周武帝改元保定。周湘州城主殷亮投降,湘州平定。二月,曲赦湘州诸郡。
  三月,太尉、湘州刺史侯瑱病故,侯安都独掌大军。六月,与齐人议和建交。七月,周将贺若敦逃走,被周和后梁占据的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都被陈军攻占。
  九月,陈蒨下诏以侯瑱、周文育、杜僧明、胡颖、陈拟配食武帝庙庭。十月,霍州西山蛮率部内属。高丽国遣使朝贡。十一月,齐孝昭帝高演在害死废帝高殷后不久因坠马重伤而死,临终传位于弟高湛(高欢第九子,与高澄、高洋、高演同母),是为武成帝。
  十二月,因政府收入不足,开征盐、酒税。因缙州刺史自己的亲家留异曾协助王琳,陈蒨命司空侯安都乘胜讨伐。
  天嘉三年(562年)二月,或许是因为失去江南统治区之后绝望了,后梁宣帝萧詧病故,子萧岿继位。闰月,以百济王余明为抚东大将军,高丽王高汤为宁东将军。而看到政府军收拾割据势力,唯恐下一个是自己,江州刺史周迪起兵响应留异,派兵袭击老部下周敷和镇守湓城的华皎,结果都告失败。是月改铸五铢钱。
  三月,与周议和,安成王陈顼被周人放回。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督众军南讨周迪。大赦。司空侯安都在姚支岭击败留异军,留异奔晋安,东阳郡平定。四月,曲赦东阳郡。
  七月,皇太子纳妃。九月,以侍中到仲举(到彦之玄孙)为尚书右仆射。因吴明彻久攻周迪不下,又以陈顼总督诸军攻之,周迪请降。
  天嘉四年(563年)正月,干陀利国遣使朝贡。周迪逃奔闽州,被刺史陈宝应(留异女婿)收留。
  四月,陈蒨设无碍大会,在太极前殿舍身。加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顼开府仪同三司。六月,赐死司空侯安都。
  九月,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頠病故。曲赦都下。在陈宝应帮助下,周迪与留异子忠臣再次入临川,命护军将军章昭达征讨,周迪散入山谷。十二月,大赦。命昭达继续进军建安,讨伐陈宝应。不久周迪又越过东兴岭,为都督程灵洗所破,逃入山穴中。
  天嘉五年(564年)三月,又以周铁武配食武帝庙庭。五月,周、齐都派使者前来。六月二十日夜,有白气两道,从北斗东南,直插地面,张御儿诞生。
  七月,曲赦京师。九月,建造西城。十一月,章昭达擒获陈宝应、留异及其子侄,送建邺处斩,唯有留异第三子贞臣因尚陈蒨长女丰安公主得以免死,晋安郡平定。章昭达因功晋升为镇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二月,曲赦建安、晋安二郡。
  天嘉六年(565年)正月,皇太子加元服,王公以下,按官爵赐帛不等。北周改元天和。四月,以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安成王顼为司空。
  五月,齐武成帝传位于太子纬,自号太上皇帝。七月,临川太守骆牙诱杀周迪,首级送到建邺,挂在朱雀航示众三日。
  八月,立子伯固为新安王,伯恭为晋安王,伯仁为庐陵王,伯义为江夏王。九月,新作大航(即朱雀航)。十月,周杀贺若敦。十二月,又立子伯礼为武陵王。曲赦都下。
  天康元年(566年)二月,大赦,改元。三月,以司空安成王顼为尚书令。
  四月初九,陈蒨嫡孙至泽诞生,在位文武赐帛不等。二十七日,有了孙辈继承人的陈蒨在有觉殿撒手人寰,太子伯宗继位。
  五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以司空、扬州刺史、新除尚书令安成王顼为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以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为司空,以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吏部尚书袁枢为尚书左仆射。以吴兴太守沈钦为右仆射。
  六月,谥陈蒨为文皇帝,庙号世祖,葬永宁陵。七月,立妃王氏为皇后。
  光大元年(567年)正月,尚书左仆射袁枢病故。大赦,改元。二月,到仲举、刘师知等因陈顼权倾朝野,欲夺其权柄,反被诛杀,从此国政尽归陈顼。三月,以尚书右仆射沈钦为侍中、尚书仆射。
  五月,湘州刺史华皎不从陈顼,投顺萧岿,又派使者向北周求援。陈顼以中抚军大将军淳于量为征南大将军,总帅水师讨伐。六月,又以中军大将军、司空徐度为车骑将军,总督都下众军,从陆路袭击湘州。
  七月,立皇子至泽为皇太子,赐民爵,王公以下赐帛不等。
  九月,百济国遣使朝贡。北周拓拔定入郢州,与华皎水陆俱进,淳于量、吴明彻等在江上大破华皎军,徐度也袭取巴陵,华皎只得单舟逃奔江陵,拓拔定在江南无船可渡,被擒送建邺。十月,曲赦湘、巴二州。
  光大二年(568年)正月,司徒、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以新除征南大将军淳于量为中军大将军,及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吴明彻即本号并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徐度病故。吴明彻等围攻江陵,百日未下,只得撤军。
  七月,新罗国遣使朝贡。立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九月,林邑、狼牙修国并遣使朝贡。
  十一月,陈顼以慈训太后令废陈伯宗自立,以盗杀始兴王伯茂。齐太上皇武成帝病故。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陈顼正式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复太皇太后尊号为皇太后。立妃柳氏为皇后,世子叔宝为皇太子。封皇子江州刺史康乐侯叔陵为始兴王,奉昭烈王祀。以尚书仆射沈钦为左仆射,度支尚书王劢为右仆射。封皇子建安侯叔英为豫章王,丰城侯叔坚为长沙王。
  五月,北齐来使。以吏部尚书徐陵为尚书右仆射。七月,皇太子纳沈氏为妃,王公以下赐帛不等。
  十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因被征入为左卫将军而举兵造反。命开府仪同三司章昭达讨伐。
  太建二年(570年)二月,章昭达擒获欧阳纥送至都城,在建康市处斩,广州平定。三月,皇太后去世。曲赦广、衡二州,又大赦。
  四月,废帝临海王伯宗亡故,时年十九(基本是暗害掉的)。皇太后葬于万安陵。五月,齐使前来吊唁。
  六月,新罗国遣使朝贡。十一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太建三年(571年)正月,以尚书右仆射徐陵为尚书仆射。三月,大赦。四月,北齐来使。五月,高丽、新罗、丹丹、天竺、盘盘等国并遣使朝贡。
  六月,江阴王萧季卿获罪被免,封东中郎长沙王府谘议参军萧彝为江阴王。十月,北周来使。十二月,司空章昭达去世。
  太建四年(572年)正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二月乙酉,立皇子叔卿为建安王。
  三月,扶南、林邑国并遣使朝贡。周武帝诛杀冢宰宇文护,改元建德,穷兵黩武的一代英主开始亲政。五月,尚书右仆射王劢亡故。八月,北周来使。
  九月,因日蚀而大赦。以徐度、杜棱、程灵洗配食武帝庙庭;章昭达配食文帝庙庭。十月,周人将江陵所获俘虏中充当官奴的,都放免为百姓。
  太建五年(573年)正月,以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
  二月十九日乙卯夜,天生异象,有白气如虹,自北方贯北斗紫宫——教主穿越。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3 17:0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 2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苦水(一)

  一个月4000块都不到,确实无权谈恋爱
  话说,就为了有房有车,这人生目标是不是低了点
  ——圣教主宝训,西元2012年
  太建五年(573年)二月二十五,从白虹贯北斗紫宫算起已经是第七天,张御儿终于起身了。在床上躺着的几天里,饥渴难耐的她趁左右无人DIY了一回,这才发现这具萝莉躯体不仅身轻体柔,貌美不可方物,而且生具异禀,感觉极其敏锐,根本无需借助电动工具,只消稍微揉捏几下便立时香汗淋漓,骨软筋酥。
  张御儿生于天嘉五年(564年)六月二十日,至此按当时算法年仅十岁,而按后世算法还不到九周岁。御儿家人丁也不算兴旺,母亲在生她后不久病亡,家中只剩下父亲与两位兄长。
  御儿家不是寻常的编户百姓家,而是兵家,也叫士家、兵户、营户等等。兵户与普通编户不同,有单独的户籍,身份地位比编户低下,兵户子弟世代为兵、终身为兵,女子也要给军府的府主或州郡官员做使女,长大或给府主做侍妾,或嫁入其他兵户家,是为世兵制。
  魏晋南朝的世兵不仅地位低下,而且境遇极为凄惨,宋代至有七岁即开始服役以及年近八十尚在役的。陈代虽然略微宽缓,兵家子至迟到十二岁便要开始服役,直到六十以上才可以退役。
  世兵在战时要浴血奋战,平时则驻守要地或者给军府和官员们做仆役,稍有闲暇还要屯田,每日却只能得到区区七升口粮(当时一升约合后世200毫升,七升合1400毫升,大米干容重8.5,合后世1.19千克),果腹之外几无剩余。
  而且兵家子实际上难有出头之日,历南朝百余年,兵家子做到公位的,似乎也只有王琳一人而已,他还是沾了姐妹双双嫁给梁元帝的光。寻常世兵靠战功做到军主者都是凤毛麟角,想要脱离兵籍那是难于登天的。
  御儿的阿爹张晓生于梁大同九年(543年),时年三十一,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他身材瘦长,略微有些驼背,头发焦枯稀少,额头不小但面颊瘦销,五官算得上清秀却肤色蜡黄,颌下几绺鼠须枯黄稀疏,一副病歪歪的样子,加上衣衫褴褛,手脚皲裂,御儿第一眼看到立刻想到猥琐二字。
  大哥张武原生于天嘉元年(560年),时年十四,二哥张檇李生于天嘉二年(561年),时年十三。虽说都是清秀得如同女子,但也都是头大身小,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而且指甲缝里全是污垢。御儿实在无法想象这样弱不禁风的三个人竟然都是陈政府的现役军人。
  兵家是没有自己的房产土地的,张家自然也是如此,全家人住在兵营中千篇一律的三间小草房里,每间屋里有一张木板搭成的所谓的床,床上铺干草,草上一层荻席,再无其他陈设。堂屋略宽,由张晓居住,左边是两个男孩的居室,右边是张御儿的闺房,堂屋南向有门,两侧屋有窗——实际上就是个洞口,夜间封上几块钉在一起的木板,就算关门闭户了。
  张家所在的兵营名为宁海营,位于海宁郡治盐官县城西临平湖畔,全营共有一百一十户,男女大约四百口,拥有几条战船,由一名姓刘的幢主统辖。海宁郡属扬州,乃陈武帝永定二年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所置,据说是为了防范盘踞在东阳的留异和割据闽中的陈宝应。
  临平湖位于海宁西境,湖东为钱唐县(即后世杭州市),此湖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两汉之前史无记载,汉代临平湖便已存在,但到汉末被沉积物和草木拥塞,到吴末忽然淤积自清,湖面复出,于是《三国志》载:“故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东晋天下大乱,临平湖复又淤塞,到隋激将灭陈之际此湖又开。但这些教主是不信的:后世历唐宋此湖皆在,难道唐宋之间就没有乱世?再后世此湖化身杭州市余杭区,难道又是大乱之际?
  教主来到这里时临平湖业已淤塞,成为一片沼泽,其中星罗棋布着一些小湖泊和相互连接的水道,最主要的一条水道一端通浙江(即后世钱塘江),一端通入后世江南运河。宁海营即位于这条水道东岸,靠近浙江,对岸便是钱唐。张御儿推测这一营兵的任务是在必要时封锁水道,防止盗匪从宽阔的浙江进入江南最重要的运河。
  御儿家有三名军人,按例每天应该发到二斗一升口粮,可是据说因为既没有驻扎在前线也没有给官府出力,口粮要打折扣——或许是当官的克扣,全家平均每天便只能得到区区一斗米。
  穷人家里没有副食,一个成年人每日怎么也得食米五升以上。当年诸葛孔明日食三升,司马懿就说他快挂了,御儿家每人连三升都摊不上,光靠口粮是要饿死的。
  不过好在陈代官员和军人入市不征税赋,而且临平湖有一望无际的荻可用,一家人便和其他军户一样,在阿爹的带领下搞起了副业——织席。御儿那日便是与两个哥一起到湖中伐荻遭遇突然涌入的浙江潮被吹至荻丛中,而武原与檇李虽水性纯熟,毕竟只是孩子,待潮头过后才发现妹子没了,最后发动半营人找了半日才寻到,总算捡回一条性命——却不知道这绝好的萝莉皮囊已被善使WB大法的圣教主鸠巢雀占了。
  御儿下床之后,才发现这个时代的女人(没错,十岁就是女人了)真是不好做,又要洗衣,又要做饭,没有保姆就罢了,糟糕的是也没有滚筒洗衣机、电压力锅、微波炉之类,甚至连肥皂、洗衣粉都没有,她真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更加糟糕的是连牙膏牙刷也没有,御儿虽说每天都搞根树枝揩揩牙齿,还是感觉自己臭死了。
  好在阿爹和大哥二哥本就待她不错,加上两个哥对她落水一事心存歉疚,大家都帮她做,她再时不时上演一幕晕眩摇摆的戏码,总算把二月糊弄过去了。
  不过御儿也并非全无舒心之事,这地方虽说遍地污垢,空气质量却比后世好太多了,几乎天天能见到久违的火烧云,估计齐国使节要来测个PM2.5之类是绝对不敢发布,只会羡慕嫉妒恨的。
  说到羡慕嫉妒恨,御儿发现这营中的大多数女人也是用这种眼神在看她的。后世教主享受这种目光太多了,不过她也明白其中多半是缘于她的家世、地位、老公以及宝马香车,小半才是自己的容貌和身段。可在这里,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身着破衣烂裳的兵家女,能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也只有自己绝世无双的容貌了。
  就连幢主那十四、五岁的小子也经常围着她传,看那目光就是想把自己活剥了生吞掉,真是连口水都流下来了,只不过在广庭大众之下无法遂愿而已。但御儿听说阿爹早已把自己许给了对方,只待两三年后禀报过上官便可以成婚了——甚至连这小子的小名“会稽”都是阿爹给取的呢。
  每每想到自己即将落到个这么恶心的小子手中,御儿便不由得悲愤交加,再想到后世自己最帅的老公,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无缘无故为啥要大半夜跑去观潮呢?转念一想要不是老公让自己独守空房欲求不满,自己又何至于在半夜去排解寂寞呢?一念及此,对老公的思念立刻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只好回到自己房中再DIY一回。
  正在御儿为这样的生活怎么过下去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只能靠DIY排解的时候,在三月初忽然来了个将军,据说是要清点士卒户口,然后便依次把各户全家大小传到听事上过目。
  御儿偷看了两眼,发现这将军生得也并不威武,倒颇有点文人气质,并无那种久在上位者的气势,服饰也有些陈旧,而且将军看到御儿却也如其他男人一样眼睛一亮,御儿越发肯定他一定不是什么大官。回家一问阿爹,果然此人不过是个三班的伏波将军,大略相当于后世副营级军官——想不到大名鼎鼎的伏波将军到了这个时代居然如此不值钱。
  几天后,这位伏波将军的来意终于揭晓,原来是从全营挑选了十五户,要求五日内启程,进京加入太子左卫率麾下。丝毫不出意外,张家亦在被选中之列。
  被选中的人家立刻喜气洋洋,因为据说京中的兵户生活要比这等荒僻之地好得多,而且兵家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上无片瓦下无尺土,那点破烂什物转眼便收拾停当,三月十日,十五户人家共计五十余人便分乘三艘小船从营地出发,北上京师了。
  望着渐渐远去的营地,看着周围一望无际的荻苇,张御儿暗暗为自己可以脱离刘会稽的魔爪而高兴,可她忽然想到几年后还是十几年后,这里会重新成为万顷碧波,到那时陈会为隋所灭,自己的命运会如何呢?这中间的几年或十几年又如何度过呢?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9 21:0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1: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苦水(二)

  御儿等人乘坐的是八个双人桨位、定员三十人的战船,除了要送入京师的这五十多口,每船又另配了十名桨手,跟各家男人们一起划船,可以轮替一下。
  因为大家本就是水军,又相互熟悉,所以配合得很好,说说笑笑间不过半日便已驶出临平湖水域,转入运渎向东进发,孤零零的临平山从身侧一下子被抛到脑后,渐行渐远了。
  运渎中钱塘到吴县的这一段又名百尺渎,顾名思义便是一条宽约百尺的运渠,据说是在春秋末期由吴王夫差下令开凿,用于对越国的战争。此时的百尺渎已成为沟通吴会的主要运输通道,渠中舻舳相接,帆樯相望,在御儿看来实可与后世国道相媲美,而且数十里内居然未设收费站。
  百尺渎两岸几乎都是稻田,已经到了插秧的时节,田野里三五成群的农人正在边劳作边唱歌。听到岸上传来的歌声,桨手们也开始哼唱,声音越来越大,不久三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赛歌一样,应和着大声唱起来。
  歌唱谈笑间时间自然过得飞快,转眼日落西山,船队到达了海宁边界,众人七手八脚,停船做饭,准备过夜。几家女人凑在一起,饭做得也快——其实也就是煮煮米饭,肉菜之类连想都别想——御儿只是打打下手,拍了拍各位大婶大嫂的马屁,便蒙混过关了。
  划了一天船,男人们也都累了,虽然佐餐的只是一点黑乎乎看不出成分的的苦菜酱,大家还是风卷残云般吃罢了晚饭。女人们洗刷碗碟的时候,几个老兵便围着张晓让他给大家讲故事(这个纯粹是字面含义,就是过去的事),张晓略作推托后即居中落座开讲。御儿此时方知阿爹还有这么个技能,于是她也一边刷碗一边支楞起耳朵听着。
  故事是从梁武年间讲起的,御儿至此方知自家一直是襄阳的兵户,祖父张猛早先在老杜使君(梁、秦二州刺史杜怀宝)帐下为骑兵,后来跟随杜三使君(杜怀宝第三子嶷,后位至西荆州刺史)在光道寺溪大战魏军:“杜三使君一马当先,我爹紧随其后……”
  御儿听阿爹说得紧张激烈,飞快地涮完碗蝶挤到前排听讲,忽然发现阿爹真个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双目有神,容光焕发,在灯火映照下面上竟似乎笼罩着淡淡的光晕。环视四周,众人也都似乎听得痴了。而且只听了寥寥数语,御儿竟也入戏了——她的眼前,仿佛幻化出后世家里巨大的LED平板电视以及电视里正上演的3D古装战争剧:
  夕阳下,两列甲骑隔一条小溪对峙,相比之下,北面一方的马匹军人更加高大,而南面一方似乎器甲更为精新。但南方为首的将领却是身形魁梧,绝对不输于对方任何一人,他着一袭红色战袍、盔明甲亮,骑一匹高头大马,马甲的流苏和寄生也都是红色,宛似一团火焰在阵前来回盘旋——正是此战梁军主将杜嶷。
  忽然,这团火焰开始向小溪驰去,速度越来越快,其他人仿佛被火焰吸引——先是南侧的人马随着他向小溪奔驰,接着北侧也开始发动,两边的阵线迅速接近。
  不知何时,杜嶷手里已经多了一张朱红色的大弓,他毫不费力地将弓拉成满月,尔后大弓猝然恢复原状,只有弓弦在微微颤动,箭矢已如流星般射出,对方一名骑士毫无征兆一头栽下马来,在地上翻滚了一周便一动不动。转眼间杜嶷已发出三箭,射落对方两人。但他太过突出,对方的箭矢也不断向他招呼,好在都被他避过或者用弓拨落。三箭发过,他俯身收弓入弢,从马上提起自己那杆碗口粗、长得骇人的巨槊。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到百步之内,杜嶷也比自家的阵列突出了近十丈。但就在他抬头的瞬间,一枝流矢擦过铁面,从缝隙中插入他的左目。杜嶷暴喝一声,身形一顿,依然冲在骑兵阵列的最前面。
  水花四溅中,战马踏过小溪,冲上对岸,脚步却有些踉跄。此时魏军已迎面撞了上来,两名骑士提着长矛与其对冲。杜嶷目中的箭矢似乎根本没有影响他的战力,在左边的矛尖离自己的马头还有数尺时他大喝一声抢先将对方戳翻。右边的骑士见同伴落马,又惊又怒,立起身来挺槊直刺。杜嶷借着捅人的冲击力带回长槊,上身微侧,用槊尾格开刺来的兵刃,顺势抡起长槊将对方砸下马去。胯下战马又踉跄数步终于一头栽倒,杜嶷想它必是刚才冲入小溪时已经受伤,此时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但战马的坚持使杜嶷得以预知马要垮掉,在倒地瞬间得以将双脚脱出马镫,向前疾跑数步稳住了身形。
  附近的双方骑士见他落马纷纷拨马冲来,其他人还未杀到,杜嶷已挺槊将最近的一名魏兵挑起,失去主人的战马犹自向前疾冲。杜嶷弃了长槊,手按马颈一跃而上,借势朝自己一方驰去。另一魏兵堪堪追至,举槊刺向杜嶷背心,哪知道对方似乎背后长眼,挥刀便格开了锋刃。魏兵收矛欲再刺,忽然感到肋下被撞,低头一看,一杆长槊已刺入自己腹部,长刃尽没。他立刻感到腹内剧痛,全身的力量仿佛一瞬间被抽空,一头栽下马来——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对方主将身上,没有看到冲到身侧的一名梁兵,于是只好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双方的阵线终于撞在了一起,转眼间便有数十人落马,双方的幸存者拨转马头跑回自己一侧,有些人还不断回头放箭,期望给对方造成更大伤亡。此役的主角自然是杜嶷,但那个及时杀到支援杜嶷的梁兵甲可不是一般的NPC,他便是御儿的祖父张猛。张猛刺杀一名敌军后不再深入,而是护着主将缓缓后撤。不多时双方都已撤回出发地,有几个失马受伤的也相互搀扶着在自家人的掩护下退到阵后,战场上只剩下百十具人马的尸首和被血染红的溪水。
  众军围上来协助杜嶷下马,他这才觉得自己几乎虚脱,若不是有人托住便要一头栽倒,有人连忙拿来一张胡床扶他坐下,剪断箭矢,替他摘下兜銮铁幕。杜嶷的半边脸已经被血糊满了,胡须上也全是半凝的血块,还有鲜血不停地从他眼眶里涌出来,流过面颊,顺着胡须滴到战袍上。一名粗通医道的军官慢慢将箭簇从杜嶷眼中拔出——幸好对方使用的是四棱的穿甲箭头,若是带倒钩的普通箭头那就只好连眼珠一起拔出来了;敷上伤药后包扎起来。
  对面魏军为首的虽也是一员悍将,但此时他已斗志全无——杜嶷的第一箭便射中了他的肩头,后来又有两箭相继命中,虽有铠甲阻挡都入肉不深,但已严重削弱了他的力量,以至于刚才那个回合他仅击杀了一名梁军。且之后伤口一直在流血,他实在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再冲击一次的能力。清点了己方本回合的损失之后,他更觉得不能再战了:自己原来领兵近三百,对方只有二百人,一个回合之后去掉死伤和失马无法再战者,己方只剩下约二百人,而对方竟仅仅损失了二十多人。照此下去再来两个回合,自己恐怕会全军覆没。再看对方主将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裹伤,他仅存的一点勇气也烟消云散了。
  魏军略作休整后,在主将号令下开始缓缓后撤。杜嶷此时连站立都困难,而且常所用的马、槊全没了,也只能安坐不动,让手下给自己裹伤,其他人则下马休息,注视着对方的行动。看到魏军渐渐远去,梁军中突然爆发出一阵“万岁”的喊声,杜嶷也终于支持不住,向后倒去。
  此役出战梁军共二百人,斩首七十,损失二十余人。虽然主将杜嶷重伤,躺了半个月才能起身,但却一战成名——就像文明里面出大军了。而且之后他率领剩余的一百七十人屡屡出战,甚至一日之中与敌交战七八回合,杀伤敌军数百人,己方却甚少损失——大军附体的高等级部队——敌军畏之如虎,给他取绰号叫“杜彪”。梁州人作歌曰:“霜明朱弓四石余,斑丝缠槊二丈五。同心敢死百七十,杜君一目猛如虎。”
  张晓讲述着一个个大同小异的战斗故事,把杜嶷说得如同天神下凡,连张猛这个跟班似乎也有万夫不当之勇,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御儿听了几段之后却开始暗暗感叹没有电视的时代人民生活是何等枯燥乏味,难怪当年评书、皮影戏、拉洋片之类颇有市场。
  祖父的光辉历史一夜都没有讲完,第二天大家继续沿百尺渎东行,路上大家干脆不要张晓划船了,让他继续给大家讲故事。御儿已全没了最初的兴致,一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一面浏览岸上的景致。转眼间已进入嘉兴界内,这里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沃野平畴,插秧的农人比盐官更多,是典型的靠河冲积高粮,难怪这一带是陈境内乃至全天下最为富庶之地,而且能爆那么多伟人。但在御儿看来光种田似乎有些可惜,应该像后世那样到处种工场或者WB些工场才对……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5-20 10:0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0: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苦水(三)

  午后,船从嘉兴城边驶过,这是御儿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城墙,跟后世的长城、苏州城的砖墙不同,这城墙完全是土筑的,城上的垛口也参差不齐,仿佛老太太的牙齿。御儿想起后世在影视城里看到的那种青砖砌就整整齐齐的所谓汉魏城墙,看来全是忽悠。
  这一晚众人在嘉兴城北宿营,张晓总算讲完了张猛跟随杜嶷的战斗故事。御儿虽说听得并不仔细,也不由得暗暗感叹:这杜嶷自己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在历史上一定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顶多算个龙套,至于张猛更是个骑兵甲的角色,居然也都有如此可圈可点的表现,那些上位者岂不都应该是神一样的人物?想来刘阿斗、陈叔宝之流也要比普通人强上不少吧。
  第三日船队进入吴县(后世苏州)境内,此地自千余年前吴国定都,后来秦设会稽郡,汉设吴郡,便一直是周边地区的经济和行政中心,自然比嘉兴更加富庶,当夜众人便在吴县城下宿营,继续听张晓讲故事。
  杜怀宝后来死在任上,谥为桓侯。他有九个儿子:嵩、岑、嶷、岌、巘、岸、崱、嵸、幼安,都做了不大不小的官。杜嶷是其第三子,后来积功升至西荆州刺史,所以张晓尊称其为“杜三使君”,张猛一直跟着他转战各地,也升了个队副。几年后还随杜嶷改葬父祖,翌年杜嶷病卒。
  杜嶷死后,张猛转属杜怀宝第七子杜崱(张晓尊称其为杜武公)。杜崱也是个以英勇有胆略著称的人物,他先是在萧绎手下做参军,后来晋升为新兴太守,张猛一家——在杜嶷手下的十来年里张猛早已成亲并先后生下三子:御儿的伯父张昭、张明和父亲张晓——也随其到新兴驻防,此时是太清二年(548年),张昭十三岁、张明十岁、张晓六岁,是年张猛的妻子刘氏积劳成疾,病故于新兴。
  不久侯景进犯京师,南梁大乱,宗室相残,翌年萧绎出兵攻打萧统之子河东王萧誉,萧誉弟雍州刺史(治襄阳)岳阳王萧詧随即出兵江陵,攻打萧绎,支援兄长,却正逢大雨连绵不绝,只能顿兵江陵城下与萧绎相持。
  杜崱作为新兴太守,隶属于萧詧,杜氏宗族又世居襄阳,所以杜氏兄弟理所当然地应随萧詧出兵,但因杜崱及其兄杜岸与萧绎有故交,萧绎即写密信邀约杜氏兄弟加入自己的阵营,杜岌、岸、崱、幼安兄弟遂与其兄岑之子龛等连夜率部曲投奔萧绎,张猛及三子也随同前往。
  萧绎正在用人之际,立刻任命杜岸为持节、平北将军、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杜崱为持节、信威将军、武州刺史,封枝江县侯;杜幼安为云麾将军、西荆州刺史,封华容县侯;杜龛为持节、忠武将军、郧州刺史,封中庐县侯。封邑均为千户。张猛也水涨船高,火线晋升为队主。
  谁知杜岸利令智昏,竟然向萧绎请战,要趁萧詧率雍州主力在前线与荆州军对峙之际以五百骑兵袭取襄阳,这种近似无本生意萧绎自然不会反对,杜崱也将张猛等部下精兵配给了杜岸。怎奈江陵至襄阳有五百里之遥,杜岸军离城三十里时被发觉,于是城内闭门坚守,杜岸攻城不下。杜氏兄弟都是襄阳豪帅,萧詧得知其偷袭襄阳大为恐慌,怕城内有人响应,于是连夜率军返回。
  萧詧大军回城,杜岸知道自己已再无拿下襄阳的机会,遂带领张猛等人到广平投奔其兄南阳太守杜巘。萧詧回城后不容对方喘息,立刻派遣部将尹正、薛晖等率军围攻广平,四十日后,矢石俱尽的广平城被攻破,雍州军蜂拥入城。张猛在太守府前力战不退,手杀十数人,受伤十几处,身上插了两支槊后犹砍杀一人,才被刺倒斩首。
  张晓讲到这里,不仅仅是慷慨激昂了,越讲越激动,到后来已经是涕泗纵横。他缓了几口气继续往下讲:“杜六使君身受重伤,与杜五府君、伊老娘妻儿一起被俘,那时天寒地冻,萧詧贼子将伊全家押到襄阳北门外沔水边砍头,自领阖城文武在大堤上观看,萧詧亲娘龚氏原是萧统侍婢,生萧詧之后获封保林,此刻便当众数说杜使君兄弟忘恩负义、反复无常,杜六使君回道:‘老婢,教汝儿杀汝叔,乃枉杀忠良!’萧詧大怒,命人先拔杜使君舌,又寸寸割尽其肉烹煮,再杀杜五府君及两人满门大小十几口。这还不完,萧詧竟将杜氏宗族近亲全部杀死,只留下几个小儿和远亲一起净身为奴。又挖开杜氏祖坟,将骸骨焚烧成灰而后扬撒,或和入漆中涂物。”
  听到此处,御儿暗想:原来不仅后世有骨瓷,古代还有骨漆。念及此处,再想后世自家习用的骨瓷餐具,不禁有些恶心。“后来武公兄弟随大军攻下建邺,发安宁陵焚萧统尸骸,报复贼子萧詧,梁元帝亦不问。”张晓继续道。
  “阿爹战殁时,大哥十四岁,二哥十一岁,我七岁,都在杜武公帐下给使。武公怜我兄弟父母早丧,令我等做伊亲兵。得知杜氏宗族尽为萧詧所灭,武公兄弟向元帝请命北伐,叩头流血,元帝不许,却令伊兄弟随左卫将军王僧辩南讨萧誉。明年二月,我等便随武公南下攻打长沙。”
  萧誉也并不是个太平王爷,其人自幼骁勇,能在马上用弩,又有胆气,很得部下拥戴。侯景攻陷京城,萧绎派部下到长沙征发粮兵,萧誉不从,双方反目,萧绎遂派其世子方等率军讨伐,竟然败死。萧绎又派心腹信州刺史鲍泉率大军进攻,鲍泉是个文人,虽无谋略却用了个稳妥的笨办法——作连城步步为营进逼长沙。萧誉只得出兵进攻鲍泉在橘洲的大营,结果大败,损失万余人。鲍泉进围长沙,却又久攻不下,于是萧绎派王僧辩代将,又以杜氏兄弟等协助。
  杜氏兄弟与萧詧有血海深仇,此时自然把气都撒在萧詧兄长萧誉身上,于是昼夜轮番攻城。至四月,城内仅剩千余人,萧誉装船准备逃走,不料部将慕容华发现端倪后抢先投降,引王僧辩军入城。萧誉欲作困兽之斗,因左右部属见城破皆已散去,只好束手就擒。至此萧誉尚存一丝希望,求行刑者不要杀他,要见“七官”一面,虽死无恨,得到的回答自然是“奉命不许。”遂斩首送江陵。
  长沙战后诸将加官晋爵,杜崱升为宣毅将军、领镇蛮护军、武陵内史,杜幼安晋升平东将军。八月,杜氏兄弟等又随官复原职的领军将军王僧辩顺流而下,直逼郢州(后世武汉一带),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萧衍弟子)等见荆州军势大,纷纷投顺,占据郢州的邵陵王萧纶弃城逃至武昌(后世鄂城一带),萧绎又派左卫将军徐文盛继续追击,萧纶再逃至江北的齐昌(后世蕲春县蕲州镇一带),又被侯景大将任约袭破,萧纶只得北走汝南,后为西魏将杨忠所杀。任约则沿江而上,占据武昌与徐文盛相持。
  清理了湘郢两镇之后,萧绎以子方诸为郢州刺史,鲍泉为长史,行府州事,命王僧辩率杜崱等回师江陵,此时已到年末。
  “杀了萧誉,武公兄弟大仇虽未得报,也算略慰心怀,又都升了官,于是武公设下筵席宴请旧时好友,我兄弟三人都为伊行酒布菜,其时天寒地冻,我等手脚俱裂。座上一位人称阴郎名铿,乃是左卫将军阴子春之子,原与武公同在梁元幕下为参军,我大哥行酒至阴郎,谁知阴郎竟将酒肉递给伊。”
  “座上众人都笑,阴郎道:‘我辈终日畅饮,而传杯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大哥并未独吞,又分给我与二哥,此是我兄弟第一次吃到酒肉,都十分感激,哪知道大哥后来竟为这点酒肉赔上了性命。”
  大宝二年(551年)正月,见徐文盛在武昌一直没有进展,萧绎又派杜幼安与巴州刺史王珣等随护军将军尹悦前去增援。徐文盛兵势大盛,大破任约于贝矶,杜幼安斩侯景仪同叱罗子通、湘州刺史赵威方等,任约退守江北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后又裹足不前,继续与之相持,幼安则率偏师攻占武昌。
  任约战败后连番遣使向侯景告急,侯景遂率大军西上,三月至西阳,徐文盛不敢出战。诸将见侯景水军轻进,加以江、扬二州大饥,其士卒饥疲,遂纷纷请战,文盛不许。且徐妻石氏原在建邺,至此侯景也将她带来还给文盛。徐文盛深为感激,遂与侯景密通信使,毫无求战之心,众将都愤愤不平。
  四月,侯景又越居芦洲上游以扼制梁军后路,杜幼安、阴子春、守簉等遂率领部下独自进军,大破侯景军,缴获其舟舰而归。不料侯景暗中派宋子仙率骑兵从小道袭取郢州,俘获刺史萧方诸、行事鲍泉。得知后方要地失守,前线将士军心大乱,而徐文盛又独自由汉口逃回荆州,众军群龙无首,全线崩溃。阴子春等逃回江陵,杜幼安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侯景,旋即被杀,杜氏兄弟又失一人。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6-26 17: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2: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章 苦水(四)

  第四日众人到达无锡,进京的路程已走了将近一半,张晓的故事终于变成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阴铿的父亲老将阴子春逃回江陵即抑郁成疾,因与其子阴铿是幕友,杜崱便带了亲随张晓等人前去探望。在听事前张晓便闻到一股恶臭,同来的其他亲兵都一脸厌恶地掩住口鼻,一问方知原来这位以廉洁与勇猛著称的阴侍中从不洗澡,污垢遍体,衣服经久不换,连脚都是几年一洗,说什么洗脚会失财败事——不知道这次芦洲之败是不是因为他老人家洗了脚。
  有趣的是据张晓讲,这阴侍中虽然极度迷信,家风却很开放,而且非常喜好对弈。御儿一听,这不是魏晋风度典型么,大约是累代武将想要转型所以附庸风雅,恐怕连不洗脚也如同阮名士与猪同饮一样是行为艺术吧?而这大概也是他能养出个名诗人儿子的缘由吧?
  好在不久便有杜家亲兵前来,说是大王有紧急军令,杜崱只得告辞。离开的时候,阴铿一直将他送出大门,张氏兄弟看到曾经给他们酒食的人都挺直了腰板,老大张昭还不断向对方暗送秋波,希望阴郎能够记起自己——当然,结果是人家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原来侯景打败萧方诸和徐文盛后未作停留,一鼓作气全军西上,大军号称二十万,沿途城戌望风而降。萧绎见侯景军一路势如破竹,忙命杜崱等前去增援已先行东下的领军将军王僧辩,杜崱本就因幼安降景后被杀而惭恨不已,接到命令立刻召集部下,厉兵秣马定要一雪前耻。
  次日杜崱即率军东下,至洞庭湖入江口的巴陵(后世岳阳),汇合了听说侯景西上而停驻于此的领军将军王僧辩,已做了僧辩女婿的杜龛先已随老丈人至此,听说叔父到来忙来拜见。僧辩命部下将公私船只全部沉入水底,又将城墙划分为数段,命杜崱等诸军偃旗息鼓,分别防守。此次出战张氏兄弟也全都随行,张昭年已十五,也上城参战,张明、张晓仍随侍杜崱。
  翌日,侯景军渡江,轻骑至城下劝降,王僧辩派人回复:“大军只管去打荆州,此城自然没有妨碍。僧辩全家掌握在人家手里,哪能说降就降?”侯景军围城苦攻数十日,军食耗尽。萧绎又命胡僧祐、陆法和率两千人增援,因侯景水军顿兵江口,二将绕道洞庭湖,侯景派大将任约以五千人迎击大败,任约被擒。侯景得到消息,怕水战不利被困,遂连夜逃往夏口,巴陵解围。
  此战之后,诸将各有升赏,王僧辩晋升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封长宁县公。杜崱加侍中,进爵为公。杜龛迁太府卿、定州刺史。但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武昌之败的主将徐文盛逃回江陵后不久被萧绎撤职下狱,未几在狱中赐死;副将阴子春也在家郁郁而终,其子阴铿为雪耻向萧绎请命出战,被任命为杜崱的咨议参军兼记室。
  之后杜氏叔侄率部随王僧辩顺流而下,收复郢城、擒获侯景大将宋子仙。大宝三年(551年)二月,众将随僧辩与陈霸先在湓口会盟,而张晓作为杜崱的亲随,第一次见到了后来成为陈高祖武皇帝的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并且被王、陈二人声情并茂共同朗读誓文的表演感动得热泪横流——御儿暗暗感叹可惜当时并无影帝的评选。
  众军会师后继续东下,经历了一场大风雨的洗礼后在南洲大破侯子鉴,乘胜直抵建康城西南江中的蔡洲,张昭积功以白衣补杜崱部下队副。侯景怕梁军舰船进入淮水(后世秦淮河)后直达建康城下,遂用小船贮石,沉塞淮水入江口,又沿淮水筑城,从石头直至青溪十余里,敌楼城墙相连。
  杜崱此时可算是王僧辩麾下第一大将,又与其是儿女亲家,僧辩遂派其与陈霸先商讨如何进兵,张晓随行,又一次见到了霸先。御儿见张晓洋洋得意地讲到自己如何亲见陈霸先以及其相貌的时候,不由得感叹看来古往今来的民众亲眼见到大人物都是要当时激动以及事后炫耀的,一如自己后世见到副总理便要跑到CC炫耀一番。
  霸先果然光棍,当下便指出当初侯景围困台城,二十万大军救援无所作为皆源于诸军不敢渡淮,并提出自率部下先渡淮水在北岸立营。随即霸先率军在石头城西登陆,于高地上筑栅自守。杜崱等众军也紧随其后登岸,并向东北方向依次连筑八城。
  侯景回京后便做了皇帝,国号为汉。汉军恐被切断通往西州城的道路,也在东北果林筑五城掩护大路。其后汉皇帝侯景又亲率主力精兵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出城列阵来攻。侯景军马步全着青袍,甲骑皆著铁面,军容严整令人望而生畏,连杜氏叔侄这等雍州悍将也都面露惧色。
  杜崱等正待据城而守,军使已至,宣霸先教道:“兵法云:十则围之;兵志又有: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使救首救尾,困而无暇。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应分贼兵力,以强制弱,勿令其聚锋锐,必死于我。”命杜崱率部背城置阵,杜龛则领骑兵与自己汇合。
  汉军直冲王僧志(王僧辩弟)阵,僧志不敌,军阵慢慢退缩,霸先派徐度领弩手二千侧袭敌后,南江精兵弩射天下闻名,远远望去,汉军侧翼的兵卒像被割稻子一样纷纷被射倒。众军也开始向汉军后方移动,侯景见侧翼被袭,又怕被包围,遂率众退却。霸先乘机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全力冲击敌阵,汉军阵型未乱,一部退守果林城栅,一部后撤休整。
  守卫石头城的侯景仪同卢辉略见战局不妙,开北门投降。霸先率众军乘胜攻城,荡主戴冕、曹宣等先下果林一城,诸军又相继克其四城,其中杜崱部下也攻得一城,张昭率队随阴铿等攻入城内,张明、张晓则随杜崱在后尚未入城。
  不料侯景在休整后率部返回,拼死力战,又尽数夺回所失城栅。张晓随杜崱尚在城外,只见自家兵士如退潮般从敌城中涌出,最后是两名士兵架着阴铿在前,张昭浑身浴血与几名士兵手执长刀在后,且战且走从城门退出,追兵见城外的梁军队形严整迎将上来,也不再追赶,缓缓后退回城。
  张晓等迎上去一问方知:方才侯景反攻,阴铿腿脚不利落为敌军俘获,张昭本已退至城门口,见状率队返身杀入敌军中抢回阴铿,付出一队人损失过半的代价,自己也多处受伤,总算报了一口饭之恩。
  张晓等忙找来医师为张昭裹伤:看他身上虽插了三箭,肩上中了一刀,但都被铠甲阻隔,入肉不深,胸肋间挨了一棍,更是连皮都没破,只是有一大片淤青。医师为其包扎完毕,说是并无大碍,张昭立刻重又顶盔贯甲,要上阵为袍泽报仇。
  侯景兵力不足,夺回城栅后见城外梁军人多势众,也不敢追击,只是修葺城栅,准备固守。霸先见诸军败退,到手的城垒又拱手让人,不由勃然大怒,整饬阵型后亲自率军攻城,兵卒们见主帅参战,敌军又孤立无援,于是个个奋勇争先,呼声震动天地。果林敌城本是仓猝立就,只有一道栅栏作为防护,此时不少士卒一跃而入,侯景军为声势所慑,略作抵抗便四散而逃。
  侯景见己方混乱已无法收拾,遂与左右亲近百余骑弃长槊执刀,左右冲击敌阵,期望能够用自己的拼死一搏唤起部下的勇气,像当年青溪之战一样再次扭转败局。大约是因为亲随们激战竟日,早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结果并未撼动梁军阵列,杜崱更率军自后横截侯景军,终致其大崩溃,霸先率诸军一直追击到西明门。
  侯景兵败后不敢入台城,派心腹取其二子东逃,其散兵奔告王僧辩,僧辩于是命诸军入城分守各处,杜崱作为其亲信重将受命入据台城,张昭兄弟也欢欢喜喜随同前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萧统嫡孙萧栋前为侯景所立,又被迫禅位,之后便与其二弟桥、樛被侯景锁于密室。此时侯景仓猝败走,竟未及将其杀害,兄弟遂相扶而出,正好与杜崱相逢于道,杜崱问明三人身份,令部下去其锁械。萧栋等相扶而去,其弟道:“今日免横死矣。”萧栋却道:“福祸相倚相伏,最为难知,我犹有惧。”
  杜崱亲近部曲都知其与萧统一门仇深似海,见三人远去便有数人上前请命前去追杀,杜崱与僧辩交好,心知萧绎早有安排,道:“此子乃是旧君,天下瞩目,何必令其丧于我手?”果不其然,萧栋等又遇宣猛将军朱买臣,当即被其叫到船上共饮,酒尚未喝完,便都被其沉入水中溺毙。
  众人刚入大司马门,张昭忽然一头栽倒,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而且口鼻中不断涌出些血沫来,医师闻讯赶来,也是束手无策。张明、张晓兄弟见大哥眼见得活不成了,想想他居然是为一块烤肉而丧命,不由得伏地大哭,观者也无不垂泪。
  忽然间台城外也是哀号声震天动地,竟比方才大战的杀声来得还要骇人,仿佛是在应和张晓等人的哭泣,张晓极度悲伤中忽而却有几分得意——正所谓十数万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后来才知是众军在建康城内外大肆掳掠,不论士庶,只要被他们抓到,连内衣都被剥个精光。又驱逼居民以求购赎,于是从石头到东府城,淮水沿岸一片号叫之声,震响京邑,百姓失望已极。当夜,军人扰攘又致宫中失火,烧太极殿及东西堂等,京中一片狼藉。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2-7-3 11:2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章 苦水(五)

  第五日船行至晋陵(后世常州),一路上又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张晓的故事仍在继续,张昭的死没有影响历史进程,历史自然也不会记载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即便记录了他的段子。
  收复建康后,僧辩命侯瑱、裴之横率精兵五千,东讨侯景。侯景又战败,逃于海上被部下杀死,尸首送至建康,僧辩命曝尸于市,传首江陵。百姓争取其尸,切成肉片啖食,焚骨扬灰,曾经被其祸害的,还有将骨灰混入酒中饮用的(后世西夷咖啡加死人骨灰亦源于此?)——骨灰的用途还真是花样百出。其间杜崱兄弟则率亲信部曲张晓等人掘开安宁陵,也将萧统尸骸焚骨扬灰。
  僧辩抓获侯景党羽王伟、赵伯超等二十余人,于五月送至江陵。这王伟乃是侯景谋主,若是侯景最终能割据一方,他便是诸葛亮、刘穆之一样的存在,可惜他既没有那两位的才能,又走错了路、跟错了人,此时做了阶下囚,为保命献五百字诗于萧绎。萧绎一眼便看中其文才,想要赦免他,朝中大臣嫉妒,便向萧绎举报其先前所作檄文中有异词,拿来一看,文中写道:“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四海所归?”
  萧绎一见(为啥又说一见?)大怒,命人将其舌头钉在柱子上,剖腹剜肠。王伟面色自若,仇家零割其肉,还低头观看,一直剔到骨头才被斩首;周石珍、严亶(二人以梁制局监、斋监投侯景,积极参与废立)与其一同腰斩,并夷三族,严亶临死对监刑人道:“请转告湘东王,不有废也,君何以兴?”从此再杀侯景党羽,都用木板夹住舌头,用钉子钉住,无法再说话。彭儁(参与杀害简文帝萧纲)被剖腹抽出肝脏,看看还没死,斩首了事。赵伯超、伏知命饿死于江陵狱中,只有谢答仁和不死小强任约未被杀。
  于是江东平定,论功行赏,王僧辩以元帅之功,进授镇卫将军、司徒,加班剑二十人,改封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侍中、尚书令、鼓吹并如故。杜崱加散骑常侍、持节、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增邑千户。杜龛论功与王琳为最,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益封一千户。
  当月,侯景将郭元建先降梁又转而降北齐,攻击驻守秦郡的秦州刺史严超远,王僧辩令杜崱前去增援。陈霸先也从欧阳登岸前来会合,与郭元建大战于士林,霸先命自己的特殊兵种强弩射击,元建军退却,杜崱乘势纵兵出击,大破敌军,斩首万余级,生擒千余人,郭元建收拾残兵逃遁。
  是年十月,萧绎以纵容部下掳掠的罪名逮捕了湘州刺史王琳,王琳长史陆纳及其将潘乌累等以要求释放王琳为名举兵造反,占据湘州。十一月,萧绎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承圣,是为梁元帝。不久潘乌累等在渌口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李洪雅又以协助征讨陆纳的名义率众自零陵出空灵滩。再加上萧纪称帝后也率大军顺流而下,萧绎甚为不安。
  承圣二年(553年)正月,元帝命王僧辩西上与骠骑将军宜丰侯萧循南征,讨伐陆纳,陈霸先镇守建康。僧辩统帅杜崱、杜龛等众军,从建康出发,直达巴陵与萧循会合,张晓兄弟二人也随军前往。
  其时陆纳等已与李洪雅合流,并派吴藏等顺流而下据守车轮,僧辩率军抵达后先命诸军作连城以示弱,待敌军懈怠无备,僧辩亲执旗鼓,率水陆诸军大举进攻。杜崱攻陷二城,吴藏大败,从陆路遁逃回长沙,陆纳于是逼迫居民入城拒守。
  僧辩追至长沙,命诸军筑垒围困,自己坐在营外高垄上监督,杜崱、杜龛相随左右,三人的扈从带甲卫士只有百余人。张明年已十五,长得高大,也在卫士之列,张晓年纪尚幼,此时还是个提胡床杂物的亲随。
  叛军在城上看到几个人在高处指指点点,有认得王僧辩的,忙禀报上司,陆纳等人望见僧辩兵卫寡少,知其没有防备,便命悍将吴藏、李贤明等率精锐千人开门杀出,轻装蒙楯,直趋僧辩。
  张晓等见敌军蜂拥而出,前锋十余骑疾驰而来,不由大惊失色。杜崱也立时站起,大呼索马,连胡床都碰翻了。只有僧辩安坐不动,笑道:“杜公少坐,些许蟊贼,自有小儿郎破之。”当下指挥侍卫结阵,步兵居中,骑兵为两翼,下垄与敌交战,杜龛提槊上马亲自压阵。
  三人的卫士本来就是精选的勇士,见主帅谈笑自若,心下大安。敌军步兵尚远,其将李贤明乘铠马,带十骑,已大呼冲至。众军齐声大喝,只一个回合便将数人刺落马下,两翼骑兵围合,立时全歼敌骑,擒获李贤明,飞报僧辩。僧辩仍据胡床而坐,只说了一个字:“斩!”须臾间,贤明的人头便高高地挑在阵前,敌将吴藏等大惊,不敢交战,缓缓退回城内。
  陆纳造反之初以王琳为由,称“朝廷若放王琳,纳等自当降伏”。当时萧绎只想征集四方大军围剿,当然不会答应。此时虽将陆纳等围困于长沙城内,但短时间内显见无法破城,而萧纪大军在五月已到达西陵,前去御敌的护军将军陆法和等频频告急求援,江陵小朝廷内外惊惧,萧绎先后释放了任约和谢答仁,令其领军西上,之后再也无兵可用,只好派王琳出面和解,湘州平定。
  王僧辩随即到江陵复命,又受诏会同王琳、杜崱、杜龛等众军西讨,总督舟师二万,萧绎亲自为诸将饯行。萧纪师老兵疲,后方又为西魏军所占,士气极为低落,其部属听说王僧辩率大军西上,未战便纷纷投降,僧辩未至,萧纪大军便已溃散,萧纪也被陆法和属下游击将军樊猛所杀。于是僧辩等众军自枝江班师江陵,各回本镇。
  不料杜崱因鞍马劳顿,刚回到寻阳便突发重病,不久病亡。元帝下诏曰:“崱,京兆旧姓,元凯苗裔。家传学业,世载忠贞。自驱传江渚,政号廉能。推毂浅原,实闻清静。奄致殒丧,恻怆于怀。可赠车骑将军,加鼓吹一部。谥曰武。”以晋安王方智接任江州刺史。
  杜崱兄杜岌先已病故,都道是昭明太子萧统作祟所致,其子北叟便到杜崱帐下听用,此时杜崱既死,杜北叟遂领其部曲三百余人投奔从兄、王僧辩女婿杜龛。张明、张晓兄弟世代跟随杜氏,自然也随同前往。
  杜龛自年少时便骁勇善战,与诸叔父归顺元帝后,又被王僧辩看中,招为女婿,此时不过二十多岁,便已是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与吴郡太守张彪同为僧辩所信用,世人并称之为张、杜。
  东扬州治所在山阴(后世绍兴),虽遭侯景之乱,兵连祸结,仍是个繁华的所在,杜龛自然是捞得盆满钵满。杜北叟率众乘船东下,杜龛得到消息大喜,亲自出郭相迎,人人皆有赏赐,众军大喜。
  张晓时年十一,正是花一样的年华,在杜崱府中呆了这几年,出落得容貌美丽如同女子,杜龛一见大爱,当下便引入府中,令其随侍左右,所谓出则同车、寝则同床,甚至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杜龛跟夫人王氏一起的时间都长。又命记室参军颜晃教其读书识字,张晓也识大体,稠人广座则侍立终日,于是更得杜龛宠爱,而且爱屋及乌,张明也很快被提拔为中兵队主。
  其后两年,大约是张晓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时光:衣食无忧且不必东奔西跑,而且杜龛好酒,在山阴安定下来之后更是嗜酒如命,几乎是每日必醉,所以张晓服侍他饮酒的时间远远长于服侍其余的时间,当然最幸福的还是张晓结识了御儿的母亲。
  张晓第一次见到御儿的母亲王氏时她只有十岁,是杜龛妻子、王僧辩女儿王氏的侍婢,张晓一见她那略带忧伤的眼神便完全沦陷了,乃至于他一直纠结为什么杜龛更加宠爱自己而不是这个无比美丽的小仙子。后来张晓渐渐得知小仙子本来并不姓王,也不是出身奴婢,她本是建康城外的良家女子,在梁军打败侯景后为杜龛部下所掳,一直没有家人来赎,后来便被送进府中服侍杜妻王氏,也就这样跟着姓了王。
  一方面两人正值花一样的年华,在府中耳鬓厮磨,身份年龄又相仿佛,正所谓日久生情;另一方面张晓也生得一表人才,又兼聪明伶俐,跟随当世大文人颜晃学习,学业一日千里,虽尚年幼却已隐隐有一番文艺青年的气质,更得小姑娘喜爱。于是一来二去,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都说幸福的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一年多便已过去,那些闺阁秘事张晓自然不会讲给大家听,他说的仍然是战斗故事。张晓到江阴是在承圣二年九月,是年十一月北齐又南侵,豫州刺史侯瑱、吴兴太守裴之横等大败齐军。翌年初,陈霸先率军反击,北伐广陵,后双方和议,广陵归属北齐,霸先遂率军与部分江北民众一齐南返。
  其后王僧辩等大佬相继进位:司徒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护军将军、郢州刺史陆法和为司徒;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霸先为司空。不仅看起来朝廷上君臣相得,江南这一年也是风调雨顺,公私仓廪俱丰实,全不似侯景占据江东时的饿殍遍野,似乎梁室中兴指日可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2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 苦水(六)

  第六天行至曲阿(后世丹阳),本来一直顺运渎向西北方向行驶的船队转入破岗渎,改向西南。这破冈渎在此时是沟通建康和吴会的重要通道,始建于东吴赤乌八年,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八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
  《建康实录·卷二》亦记载:“八月,大赦,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岗渎,上下一十四埭,通会市,作邸阁。”这云阳便是此时的曲阿。
  后来经历东晋、宋、齐,虽然自曲阿向北有运渎直通大江,但因通行破岗渎可以避开江中的风浪,所以往来建康与吴会之间的小型船舶一直是由此通过。
  但到了梁世,因为后来的太子名为萧纲,为了避讳,破岗渎遂改为破墩渎,后来竟然堙废破墩渎,在北面另开上容渎,可惜这完全无法避免后来成为简文帝的萧纲被破乃至被杀——或者他最后被土囊压死正是胡乱动土开河的报应。
  上容渎位于破岗渎以北,因为地势起伏更大,起埭比破岗渎更多,行船更加费工费时,所以陈武帝即位后,又堙塞上容渎而重修破岗渎。是夜众人便是转入破岗渎后方才靠岸停船休息。
  仿佛要跟调转航向相应和,张晓讲述的剧情也急转直下:承圣三年九月,西魏派柱国万纽于谨率军大举进犯,十一月魏军兵围江陵,王僧辩迁延未救,江陵陷落,萧绎及二子、朝廷文武大臣均被俘获。十二月萧绎及其二子:太子元良、始安王方略皆被害,西魏选江陵百姓男女数万口,分配给诸将作为奴婢,驱赶到长安,一路上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其余年幼体弱者都被杀害。
  萧绎被俘后,江东的两大佬: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定议,以萧绎第九子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方智为太宰、承制,奉迎至建康。承圣四年(555年)二月,萧方智到达建康,入居朝堂。王僧辩就任中书监、录尚书、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实际掌握了政权。其他诸大佬也各有升赏,唯独将大仙陆法和排除在外,而且他原有的司徒之位给了广州刺史萧勃,郢州刺史由镇东将军张彪接任。
  此时北齐高洋见萧绎被杀、江陵被屠,也想趁机拿下江南,遂派遣其弟上党王高涣送贞阳侯萧渊明到江东继位为梁主,其从叔清河王高岳率军取郢州隔绝西魏与梁之间的联系。
  三月,高涣至东关,王僧辩遣散骑常侍、吴兴太守裴之横迎敌,之横军败身死。僧辩亲率大众屯驻南豫州治所姑孰(后世当涂),以杜龛为震州刺史、吴兴太守,接替阵亡的裴之横镇守吴兴,张彪改任东扬州刺史接替杜龛。不过张彪此时已在姑孰前线,杜龛留下长史杜泰与张彪长史谢岐交接,自领包括张晓在内的部曲家眷径至新成立的震州、也是吴兴郡的首县乌程(后世湖州)。
  四月,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陆法和以郢州投齐,僧辩遣江州刺史侯瑱讨伐。之后王僧辩一边与对岸的齐军谈判,一边调集杜龛等诸军增援姑孰,这是张晓一年半以来第一次到前线。两军隔江相持到七月,终于达成协议:萧渊明带一千齐军入主梁室,以萧方智为皇太子,梁向齐称臣,王僧辩等将子弟及萧绎孙萧庄送到北齐为人质。
  七月二十三,萧渊明从采石渡江,王僧辩护送其回京,留下杜龛统领大军镇守姑孰,并任命其为镇南将军、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溧阳县侯,给鼓吹一部。二十六日,萧渊明入京即皇帝位,改元天成,以萧方智为皇太子,又加王僧辩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之后江北的齐军逐渐北撤,姑孰的众军也各自撤回防地,王僧辩命任约接任南豫州刺史,八月中旬杜龛率部回到吴兴,又加散骑常侍、镇东大将军,看来开府做公指日可待。后来张晓常常很大逆不道地想:如果不发生变故,杜龛做到三公是十拿九稳的事,那么自己也会像韩蛮子一样做个将军吧?
  回到乌程又过了一个多月的安生日子,但杜龛却弄出些事来:吴兴长城县(后世长兴县)是朝廷第二大佬陈霸先的故乡,其宗族故旧多在此地,依仗他的势力作奸犯科的自然不在少数。按理说同僚之间互相照应,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了,而且杜龛娶了王僧辩的女儿,王僧辩的儿子又要娶陈霸先的女儿,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可杜龛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都依法严办,全忘了自己当年大掠建康城的往事。而且陈霸先派人说情也没用,据说把老家伙气得咬牙切齿、大发雷霆。
  九月下旬,王僧辩派人通知杜龛,说是得到情报齐人正向江边集结,命其整军备战。杜龛部下有五个军,除了一个马军七百人,其他四军皆是步兵,各有约两千人,都驻扎在乌程周围。当下杜龛便命其中四军做好准备,接到朝廷命令便立刻开拔——不过在杜大将军想来,齐人就算有所动作怎么也得十月中旬,所以他仍然是日日纵酒,理由居然是一旦开战在军营中便无法饮酒了。
  天成元年九月二十八将近日中时分,杜龛宿醉方醒,还未及朝食,张晓正在伺候他盥洗,便看到长史杜泰、司马沈孝敦、中直兵参军杜北叟等一众亲信要人与一名精疲力尽的军官冲上听事,七嘴八舌叫喊起来。原来这军官是义兴太守韦载的部下,来此通报一件惊天的大事:昨日未明司空陈霸先作乱,率大军突袭京邑兵围石头,大司马王僧辩等生死不明,估计凶多吉少!
  杜龛大惊而起,铜洗等什物被撞翻一地,张晓忙着收拾,却听到杜龛恨声怒骂:“我早知老贼狡诈,果然背信弃义!大人仁厚,不听我言,不然何至于此?待我领儿郎们上京,将老贼千刀万剐!”
  韦载的军使等不及他骂完,又道韦府君兵力寡少,阳羡城内不过只有三百兵,贼军或旦夕便至,请杜侯速速发兵救援,且来时途径长城县,听说陈霸先从子陈茜已在县内收兵备战,也请杜侯小心提防。杜龛愈听愈怒:看来老贼是蓄谋已久,事事都已做了安排。
  杜龛有勇无谋,这下变生仓卒,心中并无计较,只是问计于众人。司马沈孝敦建言留一军守城,杜龛亲率其余五军直趋建康勤王,趁贼军立足未稳并力一决;长史杜泰则认为情况不明,不宜仓促行事,当先遣一军增援阳羡,以两军攻取长城,杜龛自己镇守乌程稳定军心,同时联络吴郡王府君(王僧智)、东扬州张使君(张彪)、南豫州任使君(任约)、秦州徐使君(徐嗣徽)以及江州侯公(侯瑱)等共同举兵,从南、西、北三面围攻建康,以泰山压卵之势,一举灭贼。
  杜龛哪有主意,听杜泰说得天花乱坠,便觉有理,好在手下有四军已有准备,当下便命杜北叟领马军星夜兼程,从陆路增援阳羡,沈孝敦率一军乘船走太湖水路为后继;杜泰率步兵两军攻打长城,消灭这个心腹之患;同时又向四方派出军使,联络王僧辩亲近的各位封疆大吏共同起兵勤王。
  午后诸军便纷纷启程,京师的讯息则不断传来,都说是陈霸先已攻破石头和台城,天子萧渊明及王僧辩父子或被杀或被俘。王僧辩女儿也不断派人出来询问消息,杜龛更加没了主意,只是在听事里乱转,不住口地大骂老贼陈霸先,但骂到日昃时分,居然又命置酒,自家酣饮起来。
  次日午后,王僧辩大司马府西曹椽、大文士吴郡陆山才逃来,说是九月二十七日未明,陈霸先率南徐州诸将为逆,偷袭石头,王僧辩无备,父子皆被俘获,当夜遇害,陈霸先已经完全控制了建康。杜龛妻子王氏年未二十,得到父兄凶讯,痛哭失声。杜龛即刻命全军为王公举哀,又派信使通知四方诸侯。
  之后四方的消息也纷纭而至,好消息是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袭击义兴、黄他袭击吴郡均未得手:周文育袭击阳羡时,守城的县兵不到三百,但太守韦载早有防备,县卒中有数十名陈霸先旧兵,擅长用弩,韦载将他们全部抓起来,用长锁系在一起,命自己的亲信监督其射周文育军。并且约法:“十发不两中者死。”竟几乎每发必中,所中皆毙。周文育见偷袭无法得手,而且损失惨重,只得在城下扎营打造攻具。结果次日杜北叟率骑兵赶到,又冲杀了一阵,虽说最后被文育军击退,但攻城器械也被烧了个七七八八,沈孝敦水军随后又至,在太湖边立水寨与阳羡成掎角之势,双方兵力相差无几,陷入了僵持。而黄他到吴县路途较远,到达时吴郡太守王僧智直接整军出西昌门与之对战,激战竟日不分胜负,也是相持不下。
  坏消息一是除了已与黄他交战的王僧智和会稽的张彪外,其他各路诸侯都没有答应出兵勤王,一是杜泰在长城县同样劳而无功:杜泰到长城时,陈茜已经收集了宗族旧部数百人,大家知道破城后必然被屠,自然人人拼命,杜泰接连攻打了数日也丝毫找不到守军的破绽。至此陈霸先与王僧辩亲旧在各个战场上都陷入了僵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15: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苦水(七)

  第七日清晨,船向西行不过数里,远远便看到了破冈渎最东端的长冈埭,在破冈渎十四埭中,这长冈埭与最西端的破冈埭最为著名。齐明帝末年,王敬则在会稽举兵西上,随行百姓有十万之众,连战连捷,过武进陵口,曲阿令丘仲孚认为敬则之众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若能迟滞其数日,援军必至,则大功可立。遂令官民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水以阻其路。敬则军至,因渎水干涸无法行船,果然顿兵不前,齐明帝即派左兴盛等筑垒于曲阿、长冈拒守,敬则不久败死。
  因为出发得早,在长冈埭下等待过埭的船还不太多,众人看前面的船过埭的速度,估计有小半个时辰就能轮到自己,便一齐让张晓继续讲故事。
  其时张明为马军队主,随杜北叟出发北上救援义兴,杜北叟突袭周文育被击退后张晓担心了好几天,唯恐仅剩下的这位兄长有个三长两短,直到从义兴传回张明毫发无伤的消息张晓才放了心。
  十月二十四,陈霸先在安定了京师之后,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守卫台城,亲自率大军南讨。二十七日到达义兴,周文育献策先攻下水寨切断水路,阳羡孤立无援,便可不战而取。
  二十九日,周文育率军攻陷义兴水寨,沈孝敦与败残水军逃回吴兴。也就在同一天,秦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率精兵五千突袭京师,虽在台城下被侯安都击败,但还是占领了石头城。
  陈霸先当天即得到消息,立刻改变策略,命韦载弟韦鼎修书一封以优厚的条件劝诱守军投降。可惜的是义兴太守韦载并不知道京城里发生的一切,认为自己孤立无援已陷入绝境,次日遂率杜北叟等投降,张明也跟随杜北叟投降。
  陈霸先将降将们安抚一番后释放,暗中派人监视,命韦载随自己参谋军机,以韦载弟韦鼎继任义兴太守(一说以其族弟韦翊监郡)。又命周文育继续统军救援陈蒨、讨伐杜龛,裴忌增援黄他攻吴郡,自帅主力连夜卷甲还都。
  船队终于行驶到长冈埭下,近前来御儿看得明白,原来这埭就是一道水坝,坝顶有点流线型的样子,而且不断有水漫过坝顶流下来,船行至此,便在船头系上长绳,由两岸的牛拉绞盘将船拉过埭。当御儿自己的乘船也被拉上埭顶的时候,她分明听到船身上下以及船底与埭顶摩擦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感觉到船体似乎要散架了,不过好在转眼间船已滑入埭上的水中,御儿回望埭下,过这一个长冈埭至少已提升了一米多。
  如此走走停停,到日暮时分,众人终于过了七埭到达延陵,张晓也讲完了杜龛的故事:陈霸先虽然率主力北返,但他留下的两支人马都算是不辱使命。周文育赶到长城,杜泰不战而逃,率军退回吴兴;裴忌率部曲数百增援黄他,从钱塘兼程奔往吴郡,夜间赶到城下即刻鼓噪攻城,王僧智误以为陈霸先大军赶到,弃守吴县,狼狈奔往吴兴投奔杜龛。
  杜泰逃回吴兴后,陈蒨即与周文育衔尾来追,杜龛据城与敌相持,屡败陈蒨军。但因其有勇无谋,而且嗜酒如命,日日沉醉,部将杜泰等觉得跟随他前途渺茫,便在暗地里私通陈蒨,劝杜龛投降,杜龛居然同意。即入内与妻子商议,王氏惊道:“郎君与老贼仇隙如此,如何可求和?”杜龛道:“贼人势大,我困守孤城,兵士日少,不降如之奈何?”王氏道:“郎君勇冠三军,妾尚有私财百万,尽散之募兵,可以一战!”
  杜龛大为感动,当下依言而行,果然大败陈蒨,陈蒨回营闭门不出,杜泰等也不敢再劝杜龛投降。直到十二月中旬,石头城的齐军战败,与陈霸先议和北返,杜泰与众将又暗中联络陈蒨,于翌年正月趁杜龛沉醉开城投降。陈蒨军入城,王僧智与其弟豫章太守僧愔趁乱奔齐,杜龛尚大醉未醒,陈蒨即派人将其背出城外,在项王寺前斩首。
  陈蒨手下军兵冲进刺史府的时候,张晓弃了杜龛跑到后堂,等到一群大兵蜂拥而入后院,便看到这个十四岁的孩子手持利刃,守在两个王氏——杜龛的妻子和侍女——身前,众兵哈哈大笑就要上前,张晓虽然吓得发抖,却挥动手中的长刀试图阻挡。
  当下便有几名兵卒呼喝着要将其当场格杀,张晓只觉得手中的刀似乎有千斤重,胡乱挥舞了几下便再也举不动了,只好闭目等死。恰在此时,只听得院门口一声怒喝,原来是二哥张明领了一众兄弟冲进院落,张晓再也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到台阶上。
  张明赶走了乱兵,兄弟相见自然要上演一出抱头痛哭的狗血戏码,原来张明随杜北叟投降后,便被分派到周文育手下,继续做马队主,在乌程城外也随着新主子跟老东家干了几仗,此时见到城破,怕张晓死于乱军之中,遂率部下纵马驰入刺史府,正好救下了张晓等人的性命。
  陈霸先得知杜龛已死,遂传令将其从弟北叟、司马沈孝敦一并赐死。杜妻王氏尚无子嗣,也截发出家,于是杜氏一门尽灭。但由于杜泰等人带头投降,杜龛部属近五千人几乎没有死伤,尽数归降陈蒨。
  陈蒨得了这数千兵,立即分配给部下诸将,首先便是让他的最爱韩子高选健卒五百为亲卫,于是数千人便站在广场上由这容貌艳丽如妇人的少年挑选,被选中的自然是些高大威猛的汉子。当韩子高见到张晓的时候,半天没有言语,随即目露厉色,尔后长叹一声转身而去,后来张晓便随兄长跟了周文育,而他一直认为自己没被韩子高选中是理所当然的,是因为自己幼弱,全然不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美艳完全不比这韩蛮子逊色。
  之后张晓随已加入了陈蒨幕府的老师颜晃与杜龛的几名旧部和家人一起将杜龛的无头尸体葬在乌程北郊外,便随军南下继续讨伐会稽的东扬州刺史张彪。
  因为明天还要早起过埭,大家早早便和衣睡下,张御儿听爹说下葬,想起这延陵原是春秋大贤人季札的封地和葬处,颇想去延陵季子墓祭拜一下,不过想到自己已不是后世的小资白领,只是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件内衣都没有,只好真空上阵的兵家女,却要去拜古之圣贤的墓,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再想到自己居然沦落到连附庸风雅的资格都没有的地步,不由得悲从中来,睡意全无,胡思乱想起来。
  自己与杜龛之间的那些秘事张晓当然是不会讲的,但圣教主MM是何等的冰雪聪明,前两天老爹开始讲到杜龛的神态语调,她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到今天细细想来,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后世年轻女子谈论起耽美、BL之类,不仅不排斥,还都有种莫名的兴奋,圣教主虽有傲视群雄的才情,却也不能免俗,对这方面也颇有涉猎。她知道不论古今中外,有雄心壮志的上位者似乎大多是双性恋者,所以很多佳话见于记载。
  譬如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便有弥子瑕、龙阳君的佳话。而有汉一代,历任皇帝几乎都有此爱好,刘三有籍孺、刘盈有闳孺,与皇帝同卧起,以至惠帝刘盈在位时郎、侍中皆美衣冠,敷脂粉,竞相邀宠。至于张良因为“运筹策于帷帐之中”被封三万户,也多半是因为在“帷帐之中”做了别的不足为外人道之事;而卢绾被封燕王,更是出于与刘三“相爱”,“出入卧内”的功劳。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刘三曾孙汉武帝刘彻,他先是宠幸韩嫣,甚至与之共妻也不以为意,但是太后看不过儿子戴绿帽,后来找个因头将韩嫣杀了,刘彻再三求情也未能奏效,只好宠幸其弟韩说作为替代。好在避免被戴绿帽对英明神武的刘彻来说并非难事,从此以后刘彻便专找后妃的子弟下手,像皇后卫子夫的小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李夫人的两位兄长李广利和李延年等都以此进身。
  而且张晓自家也有此优良传统:张安世玄孙、第五代富平侯张放深得成帝刘骜宠爱,史称其“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张放母为公主,成帝又为其娶皇后弟女,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成亲时赐其皇家仪仗,由太官(后世所谓御膳房)内官(宦官)伺候婚宴,两宫使者冠盖不绝,赏赐千万。任命张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仪仗比将军。二人还经常一起微服出游,后来成为成帝皇后的绝代佳人赵飞燕便是二人尾行至阳阿公主家中发现的。
  成帝虽然深爱张放,但他不是个强势皇帝,迫于太后王政君和外戚大臣的压力,不得不一次次流着泪将张放外放(难道他的长辈为他起名时就料到了他一生的遭遇?),然后又耐不住相思一次次将其召回,不断上演这种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的断肠戏码。
  最后一次成帝征召张放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但这次短暂的幸福只持续了一年多,丞相伪君子翟方进又一次弹劾张放,成帝不得已,只好罢免张放,赐钱五百万,遣其归国。流干了眼泪的成帝自暴自弃放纵无度,几个月后便死在昭仪赵合德的身上,张放得知后也思慕哭泣而死。
  不唯中国如此,古希腊的学者们也是好这口,“要想学得会,跟着师傅睡”是对他们师生关系的极为确切的描述。至于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凯撒之类名人也都是双性恋的典范。到了后世神父牧师之流性侵的对象也多数是男童,鲜见有女孩受害,以至于有人认为让小孩子出国留学住在外国人家里,男孩风险更大。
  到了魏晋六朝此风更盛,不少王侯卿相都有自己的入幕之宾,简直是不好男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士,大名士阮籍《咏怀诗》中便有“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而名士们聚在一起关门裸饮如果你相信他们只是在饮那你一定是个好人。
  也有因爱生恨的,王谢这样的高门里便有因为同族的小孩要弃自己而去便事先在自己房后挖好坑,把孩子骗来要埋了的。当世大文人庾信曾经喜爱一位萧梁宗室,供给他衣食花费,等这孩子长大了,因缘际会继承了王位做了刺史,便不把庾信放在眼里,请客将其置于末座,庾信便借酒装醉,践踏酒肴,踩着对方的席面靠近去观察了一番道:“官今日和前几天大不一样了。”
  军阀们自然也不甘后人,陈蒨与韩子高的事迹尽人皆知,后世更衍生出男皇后故事以及一大批耽美小说。御儿心想:若不是陈蒨死得早,韩子高也会做到卫青、霍去病那样的高位吧?但若是杜龛在内斗中取胜了,说不定张晓也会成为史书中的一段传奇呢。胡思乱想中,御儿终于沉沉睡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章 苦水(八)

  第八日众人一路下埭,张晓又断断续续讲起成为周文育部下之后的故事。
  陈蒨在吴兴整军之后,便南下征讨东扬州刺史张彪。张晓几年前便认识了张彪,此人不知出身何处,自称原籍襄阳,所以算起来跟张晓还是同乡州里。自幼便在会稽江阴(后世绍兴)城外若邪山落草为寇,后来聚集了不少部下。太清元年,临城公萧大连出镇东扬州,张彪率众投奔,开始是防阁(卫队小头目),后来做到中兵参军,萧大连对其礼遇甚厚。太清三年,萧大连率众四万入援京师失败之后,会稽山贼田领群聚众数万来攻城,大连命张彪率部出战,张彪一战击斩田领群,余众四散。
  大宝元年,侯景派部将赵伯超、刘神茂等征讨东扬州,萧大连将军事委托给司马留异,不料敌将宋子仙刚过浙江,留异即率众弃城而走,大连也只好逃奔东阳信安岭,想转道奔鄱阳。而之后留异竟率部投降宋子仙,并为之向导擒获大连。
  张彪起初也被迫随留异投降宋子仙,子仙待他虽也不错,但张彪颇有些忠义之气,后来便寻机带领亲近部曲逃出山阴,在若邪山中起义聚众,攻打宋子仙失败,率部逃奔剡县(后世嵊县),借助有利地形与侯景军对抗。
  赵伯超兄子赵棱,原为侯景山阴令,也弃官追随张彪。其实暗中怀有异心,假装找张彪议事,请求与之设酒歃血为盟,自己先用刀子刺胸口出血涂在口唇上,张彪与人相交推心置腹,不虞有它,也拿刀刺血。哪知刀刚到胸口,赵棱便用手疾按刀柄,指望能刺入张彪心脏,幸好刀斜入伤得不深。赵棱又取刀砍杀张彪,伤在头脸,张彪顿时昏厥。赵棱以为其已死,即出外告知张彪部下诸将,说已将其杀死,想跟大家一起求富贵。张彪侍卫韩武入内查看,此时张彪已苏醒,小声对他说:“我还活着,你可以下手了。”(注)于是韩武立刻出外诛杀了赵棱。
  张彪幸得不死,又上表梁元帝,元帝将其大大称赞了一番,又给他加官晋爵。后来王僧辩大军打到建康附近,张彪也出兵配合,等到平定了侯景,王僧辩对他非常器重,引为爪牙,与杜龛相似,世称张、杜。
  张彪与杜龛都是王僧辩部下骁将,又算是同乡,驻地相近,所以交情深厚,多有来往。张晓也随杜龛多次与张彪相见,张彪山贼出身,平易近人,没有什么规矩架子,知道张晓原籍杜陵,便呼为“乡里”。张彪妻杨氏是天水人,父亲是散骑常侍杨皦,容貌艳丽,原是河东裴仁林妻,在兵乱中为张彪所娶,出来与杜龛等人相见,张彪称呼她也是“乡里”,张晓倒真是小小感动了一回。
  北齐兵送萧渊明为梁帝,张彪从吴郡太守转为东扬州刺史,接替杜龛,又给鼓吹一部。张彪掌管的州郡都是富饶之地,自然是搜刮了不少,家中富有钱财,此时他觉得江南已然安定,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于是昼夜宴飨宾客,作乐不止。
  王僧辩被害后,陈霸先首先试图安抚张彪,为其进号征东大将军,但张彪以为自己受王僧辩厚恩,又与杜龛交好,加上是襄阳人,也算是荆雍军人一派,于是拒不受命,并集合兵力准备北上支援杜龛。不料陈霸先一方面派部将裴忌抢先占据钱塘(后世杭州),隔绝张彪与杜龛的联系,一方面拉拢张彪属下剡令王怀振,任命其为临海太守,令其起兵对抗张彪。
  张彪欲先安定后方,再集中兵力北渡浙江,便留长史谢岐居守山阴,亲自率军征讨王怀振。奈何对方乘高守险,张彪围攻数月不下。直到陈蒨已占领吴兴,控制了震泽(太湖)周边,准备兵发会稽,张彪才派沈泰、吴宝真回州城,协助谢岐守御。
  张彪率大队随后赶到,不料沈泰等反而已与谢岐迎陈蒨入城。张彪乘对方立足未稳,连夜逾城而入。陈蒨从北门逃出,军人扰乱,身边只剩韩子高一人,其时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仓猝中也不知陈蒨所在,只是据营而守。陈蒨遂派韩子高与周文育联络,又在暗中慰劳诸军,收集散兵,由韩子高引入周文育营中,共同立栅防守。
  张彪虽夺下内城,但由于部曲家小都在香岩寺,部将申缙又早与沈泰共谋,第二天两军对战,申缙又降,张彪大败,不敢回城,先率残部据守城西山楼子,等到天黑与弟张昆仑、妻杨氏遁入若邪山。左右有数人还欲追随张彪,但此时张彪已经被人背叛得怕了,便将他们全都打发走了,三人身边只带了一条平常所养的名叫黄苍的狗。
  沈泰了解张彪的野外生存能力,怕他纠集人马东山再起于己不利,便鼓动唇舌说得陈蒨派章昭达领千兵悬重赏追捕他,顺带霸占其妻。
  一支搜捕队夜里在山中找到张彪时他还在睡觉,黄苍首先发现了袭击者,惊叫跃起咬中一人喉咙,即刻倒毙。张彪拔刀驱赶众人,众人虽不敢近前,却点亮火把将三人一犬团团围住,张彪见其中有以前自己手下的军士,便道:“我哪里忍心跟你们火并。你要我大可以把头拿去,我绝不活见陈蒨。”追捕者道:“官不肯去,请到平地。”
  张彪心知无法幸免,称呼妻杨氏为乡里道:“我不忍让乡里落到他人手中,如今当先杀乡里然后受死。”杨氏便撩开长发,露出雪白的脖颈等他下刀,既不求饶亦毫无惧色。张彪却下不去手,二人便相随下山到平处。
  张彪对追捕者道:“你要我头,我身子不去。”又与妻诀别道:“生死从此而别,若见沈泰、申进等传个话,功名未立,还望鬼道相逢。”捕者见不能生得,遂杀张彪与其弟,将两颗首级送予章昭达。黄苍在张彪尸体旁号叫,在血泊中打转,好像人类哀痛的模样。
  章昭达进军,迎到杨氏便拜,称陈蒨命迎为家中之主。杨氏即刻破啼为笑,欣然喜悦,请昭达为张彪殡葬。坟冢营造完毕,黄苍又匍匐冢间,号叫不肯离去。杨回到乌程经过张彪宅,对昭达说:“妇人本在容貌,我在外辛苦已久,请到家中梳妆修饰一下。”章昭达当然同意。杨氏一进屋,便用刀割发毁面,哀哭恸绝,发誓绝不再嫁。陈蒨听说此事,叹息不已,遂许其为尼。后来陈霸先军人请求娶她,杨氏得知即投井自尽。当时天寒,等到捞出已是垂死,用火堆烘烤才悠悠醒转,随即投火而死。
  张彪起于若邪山,兴于若邪山,死于若邪山。与其妻、犬都为时人所推重。张彪友人吴中陆山才感慨沈泰等背叛,在吴县昌门刻诗一首曰:“田横感义士,韩王报主臣,若为留意气,持寄禹川人。”沈泰归降陈霸先后极受重用,一路晋升为安西将军、南豫州刺史,拥有良田四百余顷,门客三千余人,最后却因屡次战败投奔了北齐,坐实了反复之名。
  张晓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御儿却暗自腹诽,想这张彪之死像极了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桥段,杨氏的故事似乎也有类似的狗血剧情,那狗就更不必说,这故事怕有一大半都是陆山才那帮文人编出来的段子,鼓吹张彪的高风亮节,指斥沈泰等人的人品竟然还不如一条狗。不过在御儿看来,别的不说,乱世之中人命不如狗命是无疑的。
  当晚众人过破岗埭后方才停船歇息,次日出破冈渎入淮水,经湖熟县城、葛桥,过方山埭,在方山下宿营。张晓又讲起二哥张明的战斗故事,绍泰二年(556年)的战事并未结束,北齐十万大军不久渡江占据芜湖,张明先是随周文育驻守姑孰防范齐军,后又随其退守方山——就是现在的宿营地,再退至白土岗,最后在幕府山南与齐军决战,张明手斩数级,战后积功升至幢副,还被赏赐了一个齐军战俘为奴,他便送给张晓夫妻作为新婚礼物了。
  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篡位,改元永定,周文育、侯安都等在郢州全军覆没,诸将都被王琳俘获,而张明在此役中阵亡,年仅十九。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设立海宁郡,张晓被分派为此郡的镇兵,从此便一直驻扎在海宁一带,先后生下了御儿兄妹三人,生活也日益艰难,奴隶也只好卖掉了。
  第十日的清晨,众人从方山下出发顺流而下,一路上张晓指点着两岸的景物给御儿兄妹解说——这里已算是京城的范围了,放在后世大概相当于五环以内吧,两岸的房屋也越来越密集,逐渐连成一片。不多时便见北面晨雾中浮现出一片城垣,颇有点仙境般的感觉。张檇李指着城垣欢叫道:“都城到了!”张晓看了看笑道:“错了,者却不是都城,乃是丹阳郡城。”
  船队又行片刻,便靠岸落碇做饭,朝食已毕,众人继续向那片城垣进发,这一走便是整整一个时辰,离得近了,御儿看此城略显破败,边长不到后世一千五百米,夯土的城墙高也不到五米,远不如前几天路过的吴县城。
  船行至城东,众人才看到此城后面隔着淮水还藏着一城,比丹阳郡城更加高峻,张武原忙问阿爹:“者才是都城?”张晓笑道:“又错,者是东府城。”
  注:南史原文为:“我尚活,可与手。”前半句是“我还活着”并无歧义,但后半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与手是出手、下手打人的意思,一是你可以下手诛杀行刺者,救我一命的意思,另一是你可以出手帮我了断,干掉我求富贵的意思。野人以为张彪如此光棍,后一个意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不敢断言,故此含混了事。

[ 本帖最后由 齐东野人 于 2013-2-10 21:2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2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 鱼水(一)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汉昭烈帝刘备
  御儿先前已远远看到前面水道里密密麻麻堵着一大堆船,此刻驶到近前才看清楚堵船的原因——原来前面有一座浮桥横亘在水上挡住了去路,张晓已在一旁解说:“者便是丹阳后航。”御儿早听阿爹说过,淮水上大大小小二十四航,最著名的乃是朱雀航(也叫大航),其次的便是竹格航、骠骑航(也叫小航)以及这丹阳后航了,这些船当然都是在此等待开航的。
  等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有几个小吏在浮桥上隔绝了路人开始忙活,不多时他们便已钩开了几条船,然后站在船头上呼喝着指挥上下行的船只各行其道。淮水在流过丹阳郡城之前是从东南流向西北,经过丹阳后航后在丹阳郡城和东府城之间则折向西方,而在两城之间便是骠骑航。此时骠骑航也已开,穿过骠骑航,御儿终于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传说中的京城。
  御儿心中暗暗赞叹,此时的建康虽远不及后世南京繁华,范围却小不了多少,应该算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市了。虽说外围多是些破败的茅草房,其间却也塔寺林立,而且骠骑航以西沿淮水两岸“豪宅”也渐渐多起来,行船的淮水——也远比后世秦淮河宽阔清洁。
  不过建康的城防却完全颠覆教主对中国城池的认识:整个京师外面并无城墙,只是用栅栏围合起来——而且是可以钻过去的木栅栏,绝对不是后世南京那种能刺穿下巴、需要消防队来破拆的铁栅栏——其间散落着几个大大小小的土城,最大的京城也是四面围着夯土城墙,而且似乎并非是正南正北的朝向,面积也只有后世两公里半见方,据说周长是二十里十九步。完全不像后世西安城、北京城,倒是与游戏中的日本城和城下町有些仿佛。
  教主MM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只记得在太建年间陈国发动了两次北伐,都是以吴明彻为主将,第一次大胜北齐,收复了淮南的失地。尔后北周武帝宇文邕趁北齐在南线丧师失地,调兵南下的大好时机亲率倾国之兵一举将其攻灭。不久吴明彻大军再次北伐,企图趁北周刚刚兼并北齐,立足未稳和宇文邕新丧之机夺回淮北,结果先胜后败,在清口几乎全军覆没,吴明彻以下三万余人被俘。
  此后陈完全丧失了与周抗衡的能力,不久周兵便渡淮攻占了整个江北,双方隔江对峙。即使在宇文邕之子宇文赟又早死,杨坚篡夺导致北方大乱,尉迟炯等人纷纷起兵之际,陈也无力分一杯羹,只能眼睁睁一步步走向灭亡。
  想到大约二十年后这偌大的繁华之地、历六朝数百年成就的百万人口城市便要被后世备受教科书推崇的杨坚强制拆迁,唯留石头一座弹丸小城,此后千余年都没有恢复到现在的规模,再想到自己现在的悲惨际遇,以及将来要面对这场浩劫,御儿突然泪如泉涌,无法自制,只好跑到船舱角落里。
  船过骠骑航不远,便转而向北拐入青溪,这青溪便在都城东墙外,紧贴城墙兼具护城河的作用,原是吴赤乌年间孙权下令开凿的东渠,北通玄武湖,南通淮水,还有一条发源于蒋山(钟山)南麓的支流,连绵十余里,风景秀丽,六朝不少达官贵人都在青溪岸边建宅居住,著名的有吴太傅诸葛恪、宋明帝刘彧、齐高帝萧道成等。
  船入青溪即见一埭,众人便在埭下靠西岸泊船,卸下人物,早有大车在此等候,众人又一起装车。不过车少物多,张晓让别家现行,自家先在溪边等候,抬头便见不远处一座祠庙,门口匾额上书三个大字:“青溪姑”。
  张晓见御儿先前莫名其妙便向隅而泣,有意让她散散心,便领着几个孩子去青溪姑的神祠里逛逛。这祠庙不大,仅一进院落,正中有棵古树,树冠如盖几乎遮蔽了整个庭院,迎面便是一座小小的殿堂,堂中神座上有尊坐像,衣着五彩,当是青溪姑无疑,前面立一青衣婢女,后面还有两婢。
  神座并非是如后世一般的莲花或者椅子,而是时下通行的坐具——床,床上神像前还摆放着条案,案上餐具多为瓷、木所制,其中却有一支锡碗,擦拭得锃亮,显得颇为突兀。
  当下御儿便指着那只锡碗问阿爹这是何缘故,张晓果然见多识广,还真的讲出一段故事来。
  原来这青溪姑亦称青溪小姑,乃是蒋山之神蒋子文的三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行虽比不过她老兄也算是多有灵异。宋时东宫小官赵文韶住在青溪中桥,夜间思乡而歌,便引来了这位小姑,她先是派青衣婢联络,得文韶邀请,便姗姗而至,自称左近王尚书之女,请小官再唱一曲,而后自弹箜篌,命青衣婢唱歌与文韶应和,自家也加入进来,唱得high了,便与文韶成就了人鬼一夜情,直到四更方依依别离。临别小姑脱金簪赠文韶,文韶亦回赠银碗白琉璃汤匙各一枚。天亮之后文韶外出,鬼使神差走到青溪庙歇息,见到银碗在神座上,疑心大起;转到神座屏风后,又见到琉璃汤匙以及箜篌。再细看祠庙中女姑神像,以及立在前面的青衣婢,都是夜间所见之人,从此穷小子便与仙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御儿正被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张晓又讲了第二个:晋代有个道人(和尚),二十多岁,白皙端正,途径青溪庙进来参观了一番,晚间回去便梦见一名少妇前来告诉他:“君不久当来做我庙中神。”道人在梦中问:“妇人是谁?”少妇答:“我是清溪庙中姑。”此后约一月,道人病重,临死嘱托一同学习的年少道人将来到青溪庙中相看。既死之后,诸年少道人到庙里访问,果然能相互言语,其音声仍如昔时。临去,叙及离别之意,诸道人等皆为流涕。
  这两个故事连起来听就不是味了:难道这青溪小姑看上了谁就要把谁弄死来陪自己?而且隔三差五还要换换人?御儿刚要开口问,张晓又开始讲院中古树的故事:这古树在晋代便已存在,树上还有鸟巢,谢灵运的傻老爹谢奂曾骑马经过,用弹弓射下几头,当时便觉心惊肉跳,入夜更梦到一女子衣裳楚楚,怒道:“此鸟是我所养,何故见杀。”翌日谢奂呼号竟日而亡。
  这下御儿有些毛骨悚然了:爱之令其死,恨之也令其死,而且是因为杀了几头鸟这等小事,鸟命竟然等于人命,这不跟后世那些对取熊胆汁喊打喊杀的以及到高速路上强行拦截运狗车的爱畜生流人士是一路货色?
  一旁张檇李却发现了个大秘密:“阿爹!看那青溪姑,可是像极了小妹?”众人都看那塑像,造得是栩栩如生,形容果然与御儿颇为相似。再一看却发现塑像的身体和头面是两段接在一起的,而且身体造得颇为粗糙,有人一问,张晓便又侃侃道来。
  原来青溪姑像相传为戴安道亲手所造,当年侯景攻入建康围困台城时,曾在青溪与梁军大战,志得意满之时进庙参观,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统领宇宙的神威,自己挺矟直刺青溪姑像还不算完,又命人斩下神像的首级高挂在青溪桥头,并把剩下的部分一把火烧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侯景最后被亲随刺死,首级送江陵,身躯被焚烧。这之后人人都说青溪姑有灵,在侯景乱平后便迎回青溪姑的头颅,又为其再塑了身躯,可惜再无戴安道的圣手,身躯的做工与头颅相差实不可以道里计。
  讲完故事,张晓意犹未尽,高歌一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御儿正自端详小姑塑像,忽然觉得歌声中小姑似笑非笑看向自己,头颅也似乎转了一下,不由得心中大寒,忙拉着阿爹往外便走。
  众人在庙里盘桓了许久,回到船边不多时,大车就已经返回。大家互相帮助装了车,便沿青溪西岸的大路北行,不过半里便见一桥,乃是青溪大桥,再行半里便到城墙东南角下。
  沿城根继续北行里许,御儿在这世上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包砖的城墙——也仅仅只有城门这一小段,是为东阳门,东阳门东面正对的青溪上一座桥便是青溪中桥。御儿发现桥东岸市肆林立,颇有些喧闹繁华的商业区感觉,问了张晓,才知道这是草市,也就是都下自发形成的市集。
  说话间几个少年发现桥头高杆上挂着个木笼,里面正是一颗首级,少年们立时吵着要去看,大人们似乎也因为久居乡野,很久没见识到这等稀罕,便一起近前端详。御儿见这人头乃是男子的,虽说须发凌乱,倒似乎是清洁过,只有口鼻处流出些许黑褐色的血迹。看起来蛮不像一颗真正的人头,倒似乎是蜡做的。
  张晓给众人念了下面告示上的罪状,众人又评点了一番,便回头从东阳门入城,御儿忽然想到自己方才并未如美剧里的桥段惊声尖叫一回,而且一行大小也没有一个尖叫的——难道那些美剧都是骗人的不成?
  注:本章中多次提到“里”,古制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南朝一尺,度量衡表多按0.245米计,但据罗福颐及矩斋先生考察现存的梁时古尺,俗间尺在0.2474至0.2515米之间,故本文按0.25计,则一里为450米,相当于现今0.9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塞爱维(CIV)文明联盟    

GMT+8, 2024-4-16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